除此以外,还有使用剑法时配套的步法,比如弓步,虚步,丁步,歇步,仆步,插步,坐盘,跃步,跟步,跳步,转闪,提膝等。
往后几页便是进阶的剑法,有各种招式,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同时,狠辣无比,全是冲着杀人抹喉去的。
古代在近身武艺上的发展的确有种百家争鸣的架势,各种杀人武术层出不穷。
毕竟这是冷兵器时代,像他前世的科技时代,冷兵器的威胁也不大,武术自然也就落寞了。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多出猛将的原因,还不是因为时代需要。
陈及冠倒是没想过以后能在战场上大杀四方,自己走的就不是从军的路子。
习练武艺,只是为了强身健体,以及在危险时有自保的能力。
当然,还有一点便是迎合上层阶级。
据陈及冠所知,那些名门望族的弟子,都会从小习练武艺。
甚至文人墨客举办文会的时候,基本都有剑舞比较的环节。
当然,杀伤力并不被文人看重,看重的是佩剑的潇洒,看重的是谁舞出来的剑更好看。
对于文人来说,剑不仅仅是武器,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左传》有云:“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剑是百兵之君,文人喜欢以君子自居,剑同样深受他们喜爱。
而且古代对于冷兵器的官职十分严格,有资格佩剑的,都是有功名在身的文人、官员等等。
陈及冠以后要是能步入官场,与世家子弟的接触是避免不了的。
有剑法傍身,也能更好的和他们打交道。
夫子赠予他的《剑术》虽然是杀人术,可一法通万法通,将剑术基础打好,日后学习剑舞便不在话下。
他将《剑术》第一页的内容记在心里,随后拿起夫子赠予他的宝剑。
宝剑乃是百炼花纹钢制作而成,百炼钢是古代很出名的制钢工艺。
工匠会将精铁加热并且反复折叠捶打,至少达到一百次。
如此一来精铁里面的杂质会被捶打出来,使得钢材成分分布更均匀,晶粒更细化,打造出来的宝剑会更加锋利坚韧。
三尺宝剑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