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将来升官发财,那都不在话下。
如果办砸了,很有可能,他们的官路非但不会亨通,还有可能从此以后沦落为奴。
利害关系,他们都非常清楚。
杨嗣昌那是非常精明的一个人,尤其是口才非常好,把死人都能给说活了,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
所以,这也是崇祯有意为之。
至于方逢年,办事能力挺强,忠心耿耿,有他一起去办,肯定是事半功倍。
尤其是这个时候,正需要他们协助王家彦。
看着方逢年和杨嗣昌离开的身影,崇祯长出了一口气。
他明白,自己的机会来了,要不了多久,大明帝国的天就会开始慢慢变化。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自己来说,肯定是越来越有利。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王承恩见崇祯有些倦了,急忙吆喝了起来。
“启禀陛下,微臣有事上奏。”毕自严急忙站了出来。
“怎么了,户部尚书,你有什么本奏?”崇祯打了个哈欠,声音低沉,脸顿时也沉了下来。
“陛下,内阁首辅周大人遭遇不测,还请陛下早点确认内阁首辅的人员。”
毕自严急忙拱手,向崇祯大胆建议。
尽管他知道,这件事儿,崇祯肯定非常忌惮,但他还是要说,而且要挑明了说。
作为一个朝廷,内阁首辅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这样吧,你们先私下里讨论一下,等下次早朝的时候,朕想听一听你们的答案。”崇祯缓缓开口,顿时有了主意。
事情此时就是需要缓一缓,不能操之过急。
过犹不及这个道理,崇祯还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此时他不会,也不能轻举妄动。
要慢慢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也只有如此,才会是最为正确的决定。
“是,陛下,臣等遵旨。”大臣们一起拱手答应了下来。
崇祯缓缓起身,脸色有些疲倦。
“退朝!”王承恩急忙一摆拂尘,然后与崇祯一起离开了皇极殿。
这个早朝,崇祯实在是太累了。
祖大寿的事儿,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