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讨得怎么样了,内阁首辅的人员是否确定了下来。”
崇祯看着毕自严等人,缓缓开口。
“启禀陛下,微臣认为内阁首辅地位尊贵,非韩爌韩大人不能胜任!”
毕自严站了出来,义正言辞地说道。
崇祯就是一愣,这个韩爌不是早就辞官,虽然还在京师,但已经过起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朕没有听说,你要举荐韩爌韩大人当内阁首辅?朕记得你与韩爌的关系可不太和睦啊”
“是的,陛下,微臣举荐大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嫌。”毕自严镇定自若,眼眸中的神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内阁次辅的名单是否确定?”崇祯继续追问。
“启禀陛下,大才子李标,办事能力很强,微臣强烈建议他为内阁次辅,有他们辅助陛下,一定能匡扶大厦于将倾,让大明帝国重新走上正轨。”
“你为何没有举荐自己?朕认为你也很有才能。”崇祯突然提高了声音,反问毕自严。
“启禀陛下,微臣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当个户部尚书已经是极限。”毕自严很有自知之明,他很清楚自己擅长什么。
当内阁首辅、内阁次辅,他根本就不够资格。
无论是能力,还是精力等方面都差距很大。
而韩爌和李标都是老成持重,经验丰富,之前都做过内阁首辅,如今不过是重新启用而已。
“好样的,毕爱卿,朕向来知道你忠勇可嘉。”
崇祯点了点头,看着众人继续说道:
“你们是怎么认为的,都认为韩爌可为内阁首辅,李标可为次辅?”
崇祯说着,眸子一闪,顿时就是眼前一亮。
韩爌和李标,他当然很清楚,这两人都是大才,因为各种原因,如今都被罢黜在家。
如果启用,当然需要很大的气魄,但是用起来肯定也是非常顺手的。
毕竟,这两人的实力在那里摆着呢,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媲美的,只要是这两人愿意为大明帝国卖力,大明帝国何愁不兴?
果然,皇极殿内的东林党人还是不少,他们听见了韩爌、李标的名字,非常兴奋。
这两人如果入了内阁,他们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