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大笑。
笑了一会,范质松开徐灏,后退一步,脸色一正:“徐灏接旨”
徐灏一愣,忍不住偷偷瞟了冯道一眼,冯道笑吟吟的使个眼色,示意他快点接旨。
“门下,天下之本朕闻昊天有名,皇王受之,圣人畏天命,帝者奉天时”范质读的抑扬顿挫。
是的,隋唐五代一直到宋代,圣旨开头都不是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以门下开头。
唐宋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已经十分完备,唐朝又吸取了隋亡的教训。
那时有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说,所以设计了一套严密限制皇权的制度,皇帝可不是想怎样就怎样,比如皇帝要颁布什么律令圣旨,先要和中书省沟通,由中书省起草诏书,这个叫做“熟拟”。
“熟拟”之后,再拿给门下省,如果门下省也没问题就署名,然后才能拿回去盖上皇帝大印,颁行天下。
如果门下省觉得这个圣旨有问题,那他可以封还,拒绝署名,圣旨无效。
圣旨顺利通过之后,要交给尚书省去执行,六部就在尚书省辖下。
这边是历史上有名的“三省六部”制度。
如此严密的制度,可惜让后人给废除了,明清两代更是把皇权登峰造极
徐灏跪在地上接旨,这圣旨骈四骈六,前面全是没营养的废话,听得他昏头涨脑,恹恹欲睡,直听到最后,居然给了他一个官儿。
“天降大才,社稷之福,朕不敢逆天意,徐灏德才兼备,擢为门下侍郎,钦此”
这可不是小官,门下侍郎可是三品高官了,虽然这个官儿只是个加衔,仅表示禄秩,不用真正坐衙理事,但是也很了不得了。
更重要的是,这是个清望官,门下侍郎为宰相叙迁之官,一旦获得晋升,那就可以直接拜相,只要加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几个字,那就是宰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