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门扉一响,两个女孩走了进来。
两人穿着襦裙,一红一紫,披着薄纱披帛,腰带系至胸口,被绣花的袔子盖住,除了颜色不同,款式基本无差。
薄纱轻舞之中,窈窕的身段若隐若现。
颇有几分小家碧玉的既视感。
都是十五六岁年纪,俱是眉目清秀,动静婉约,一个抱着琴,一个拿着琵琶。
不过也就如此了,比之自己的知意和阿柔,颇有不如。
两人进来先施礼,又上来给倒了一杯酒,敬了一下,喝干之后,紫衣女孩开口问道:“两位官人想听什么曲?或者官人们填词,我们来唱”
徐灏笑道:“你们什么唱得好,唱来听听”
两女坐下,拿起乐器,敛容酝酿一下,开口唱了起来。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是冯延巳的“长命女·春日宴”倒是十分应景。
琴声悠扬,琵琶叮咚,歌声夹杂在音乐之中,一时分不清是琴声还是歌声,三叠之后,歌声渐歇,两女歌喉婉转,声音清脆,把一首词唱得十分动听。
徐灏拍着巴掌大赞:“果然不虚此行,两位姑娘唱得好曲”
这个时代的文人,凡事都讲究个含蓄,似徐灏这般拍着巴掌的大赞,生怕别人听不到的,还不多见。
两个女孩同时低头,抿嘴一笑,又唱了起来。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歌有三叠,三叠之间,一叠高似一叠,如同浪潮海啸,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堤坝。
情感的爆发,音乐的融合,都十分完美。
这是怨闺词,两个女孩竟然把那种被负心人抛弃,却又盼着见面的怨中有爱,爱怨兼发,唱得入木三分,端得了得。
这才是艺术,含而不吐,哀而不伤,便如水墨画的大片留白,任由人肆意挥洒想象,又如一股清泉,一直流进人心里。
真的要相信祖宗的审美,和这个比起来,后世很多流行的口水歌,都应该丢进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