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闻其详”赵匡胤扭过头来,盯着徐灏。
这个“贤弟”,常有惊人之语,不过隋炀帝之事,已经盖棺定论,难道他还有什么不服?
“自文帝以来,大隋渐渐强盛,太子之位日趋重要,文帝两子,一曰勇,一曰广,最后文帝传位于杨广,我以为是恰当的,只看杨广继位以来,分裂突厥、威震吐蕃,西收吐谷浑,使我中原之周再无强国和大国,此盛世之像也,又开科举,使得言路通畅,寒门之士有了上升通道,文治武功盛极一时,中华大地谋士猛将如过江之鲫,精兵良将似星辰之寥,又通大运河,沟通南北,只此几点,便可知这人实在是个雄才大略之主”
扭过头来,看看赵匡胤,见他嘴巴微张,忙道:“我知道兄长要说什么,三征高句丽,空耗国力”
他转回头看着火堆,悠悠的说:“别的暂且不去评论,只说那高句丽,反复无常,无信无义,辽东之地本是我中华故土,却被鼠辈窃据几百年,兄长,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杨广的三次征伐,再过几十年,恐怕辽东就永远非我中华之地了,大唐为何能顺利收服辽东?太宗父子是要感谢杨广的”
“当然,杨广做下的烂事也不少,生生把一个盛世大隋折腾垮了,隋二世而亡,皆他之过也,这个无可非议,若是要我评价,隋炀帝做的那些事,就八个字,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赵匡胤呆呆的看着徐灏,由于时代的局限,还没人能如此高屋建瓴的从战略层面,从历史的脉络中,找出证据,给隋炀帝这么一个人翻案的,关键他说的还言之有物,让人反驳不得。
“贤弟高明”赵匡胤重重的一抱拳。
如果隋炀帝能穿越回来,听到这番话,一定会纳头便拜,痛哭流涕。
徐灏嘿嘿一笑:“兄长休要取笑,我也是胡说的,当不得真”
赵匡胤却很认真的说:“今日听贤弟一番话,我受益匪浅,贤弟大才,请酒”
两人一齐喝了一碗。
“不知贤弟对当今局势有何看法?”赵匡胤试探着说。
徐灏精神一震,装逼的机会来了,未来能不能抱上大粗腿,就看这一下了。
他从火里抽出一根燃烧的树枝,灭了火,用烧成炭那头在地上画了起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