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灏不动声色,坐在席上深施一礼:“请王爷赐教”
语气和表情,要多正经就有多正经。
柴荣扑哧一笑,伸手推了他一把:“滚你蛋的,你这泼才,跟我还来这套”
符彦卿拍了拍手,厅里伺候的下人一齐施礼,鱼贯而出,走时还把门带上了。
柴荣不再废话,直接说道:“王朴的意思,用兵之道,避实击虚,先易后难,他主张先取江淮,再伐江南,收江南人力物力为我所用,静待时机,北伐燕云。”
一言既出,满座皆静,这里除了符彦卿,都是文官,这个问题其实在郭威继位时,已经就在争论了,文官们大多不主张用武,认为应以文治为先。
沉默了一会,中书侍郎、平章事李谷首先响应:“此言有理,下官附议,王爷不妨细细斟酌”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参知枢密院事范质立刻反对:“如今国朝初立,不可妄动刀兵,总要修养百姓,积蓄力量,十年一剑,才好南下北上”
枢密院承旨、右羽林将军魏仁溥随即赞同:“范相公所言有理”
柴荣紧紧盯着徐灏:“你就无话可说?”
徐灏笑了笑,不置可否的说道:“各位相公真知灼见,下官受教了”
柴荣怎么可能就这样放过他,悠悠的说道:“当日在你书房中,你我纵论西北局势,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徐灏抱拳,团团一揖:“诸位大人皆朝廷股肱,见识深远,下官位卑职小,就不胡言乱语了”
柴荣追问:“你别废话,这里没有外人,有话就说”
李谷接上话:“大广眼光深远,我是十分佩服的,还请畅所欲言”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徐灏被逼的没办法,只好开口:“王朴大人其实所言有理,不过下官请问诸位大人,既然说避实击虚,何为实?何为虚?”
众人一下被问住了,面面相觑。
半晌柴荣首先回答:“江南物产丰富,膏腴之地,但南兵羸弱”
徐灏打断了他,这次没称官职,而是以兄弟相称:“兄长,其一,南唐立国已久,若是从杨行密开始算,已经一甲子有余,历代国君不说政通人和,也能善待百姓,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