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是在行军途中接到李重进的飞马报信的,他纵观战局,敏锐的觉察到,徐灏偷袭鄂州一定是得手了。
那问题就简单了,南唐东西两路人马已退,中路军人数虽多,已成孤军之势,两翼赤裸裸的暴露了出来。
随即严令,要求李重进回到颖水西岸,集重兵于南唐中路军的左翼。
又传令王彦超,集结军队于宿州,威胁敌右翼。
自己带领两万人马主动迎战李弘冀。
东路军和西路军逃就逃了,关键是中路军,只要歼灭敌人这个重兵集团,从此江淮之地,就任由周军驰骋了。
而李弘冀接到撤军圣旨之后,一刻也没有犹豫,立刻准备撤退。
为了轻车简行,他下令除了必要的辎重,带不走的一律烧毁,决不能资敌。
南唐军点起火焰,带不走的布帛粮食,通通投入火中,烧得烟尘滚滚,烟柱直飞冲天,离着上百里都能清楚的看见,一派末世景象。
李弘冀本来是好意,没想到这个命令产生了反效果,南唐大军看见主帅烧毁辎重,这不是战败才有的举动吗?
一时间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入夜时分,斥候传来东西两路军已经联络不上,两翼已经出现敌军的斥候。
这代表着中路军已经被三面包围了。
李弘冀心里焦急,但是在众将面前却不露声色,镇定自若,安排各军互相掩护,依次撤退,并且规划好行军路线和断后人选。
军议中,各军争相要先走,吵成一团,人人都能挑出一堆理由,反正是都不想断后。
李弘冀这个时候展示出了他的勇武之气,自请断后,这才平息了争吵。
整整一天的时间里,南唐军等于什么也没干,净扯皮吵架了,宝贵的时间就这样浪费了。
南唐军这个时候已成惊弓之鸟,遍地干柴,一点火星就能形成燎原之势,于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落了下来。
午夜时分,不知道是谁,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黑暗中忽然喊了起来,喊的什么已不可考,但是这简单的一声叫喊,使高度紧张,已成惊弓之鸟的“雄武军”炸了营,在指挥使当先逃跑的情况下,士兵们再也不顾安排好的撤退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