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已经25岁,总要嫁人生子,爹爹准备把你许配给徐大广,你意下如何?”
符彦卿面无表情的看着女儿。
符金环面色从忧愁到惊愕,再从惊愕到惊喜,变幻之速,简直让人大开眼界。
“全全凭父亲做主”好半晌之后,一个羞羞答答的声音响起,音量极小,却柔情无限。
被惦记的徐灏,还不知道他又被“安排”了一次,他正在视察煤矿。
他前几天在内政议事上,与各县县令们提出一个口号:“今年冬天不冻死一人”
从唐末到五代十国,再到北宋建立,我国正在经历历史上第三次“小冰河期”
古代的冬天是真的要冻死人的,唐昭宗时期的一场大雪,长安城“民冻饿死者日以千数”,每天被冻死饿死的百姓都在千人以上,就连皇宫里面的景象也同样惨不忍睹,史书记载:“自后宫诸王十六宅,冻馁而死者日三四”。
在堂堂的皇帝之家里,每天也有三四个人会因为饥寒交迫而不幸身亡,至于民间百姓的处境,自然可想而知。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在第一位,有人可能好奇,既然冷,为什么不烧柴取暖?
因为木材和木炭,在古代是战略资源,所有的山林田地,要么是朝廷所有,要么是地主所有,不是老百姓想砍就能砍,如果你去偷,轻则挨揍,重则送官。
别说木柴,就是庄稼收割完的稻草,都要交给朝廷,当做税收。
所以才有了“樵夫”这个职业,然而这种工作既危险又辛苦,狼虫虎豹,瘴气毒虫,都是等闲,说不上什么时候,命就没了。
至于多穿衣服,那就更扯淡了,在棉花没有普及的时代,你穿多少件都没用,何况穷人家,连衣服都不一定能人手一件。
不客气的说,古代穷苦百姓过冬的唯一方式,就是硬扛,和老天爷比谁命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