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的春天,似乎要比中原来得晚一些。
显德五年的三月,中原已经春意盎然,柳絮纷飞,可疏勒还是春寒料峭。
早上辰时,城门刚刚打开,一队队驼队从城里走了出来,大漠上回荡着阵阵驼铃。
这疏勒城热闹非凡,它是南北丝绸之路的交汇,也是中原王朝和北疆草原游牧民族通商的中转站。
疏勒城,也就是后世的喀什葛尔,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疏勒成为旅行者、商人、冒险家等各式人物的必经之地。
东方的丝绸、茶叶、瓷器与西方的珠宝、香料、药材在此地交织,绘就了一幅幅绚烂至极的贸易图景。
疏勒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楼兰齐名,“自古以来”就是我中华故土。
两年前徐灏的西征,只是到龟兹为止,并没有打到疏勒,所以南边的于阗和西面的喀拉汗国,都声称对疏勒拥有主权。
“喀拉汗王国”在中原史书中,又称“黑汗王朝”,是西北地区的回鹘人和中亚地区的葛逻禄人等族群建立的一个政权。
大约在880年前后,王朝的创建者毗伽阙·卡迪尔汗死后,其二子分领部众,长子巴扎尔建都于八剌沙衮,自称阿斯兰汗(意为狮子汗),是为正汗;
次子奥古尔恰克建都怛逻斯城,自称布格拉汗(意为公驼汗),是为副汗。
同时期,波斯萨曼王朝崛起,和奥古尔恰克连番激战,奥古尔恰克连连战败,他死后,其子萨图克皈依了绿教。
就是这个人,在身边一群叫嚣着要\"圣战”之人的撺掇下,兵出疏勒,杀人抢劫,西域脆弱的平稳就此被打破。
驼队一队一队出城,高大的骆驼嘴巴咀嚼着反刍,宽大的驼蹄踩在沙子上,走得异常稳健。
打头的一支商队,有上百峰骆驼,驼背上鼓鼓囊囊,主要是纺织品,有棉布、毛毡布、丝绸,还有一些钢铁制品。
商队中多是中原打扮的汉人、回鹘人和党项人。
骆驼上插着旗帜,上边写有商队名称的汉字,比如“延州”“灵州”“梁氏”“司氏”等等。
现在延州的棉纺织业和羊毛纺织品,行销西域,利润丰厚,一直卖到了欧洲去。
大规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