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凯已经是“都头”了,他因为有军功,被从泰山营抽调出来,加入了重甲步兵,手下一共一百个人,正好是一个都。
重甲步兵的都头,军饷要比普通步兵高得多,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语。
今年也不过二十三岁的他,军龄已经三年了,虽然看上去还是稍显稚嫩,但是谁能知道他已经身经百战了呢,从显德二年到现在的所有战役,他几乎都参加过。
听见中军战鼓响起,重步兵群骚动起来,看了半天热闹,终于轮到他们了。
“披甲,披甲”军官们大喊着。
士兵们互相相助着披上重甲,这套盔甲重达六十斤,由一千八百多块甲片组成,从头到脚,护得严严实实,堪称刀枪不入,是当时世界上,防护力最强的铠甲,没有之一。
在同时期的欧洲,还在以锁子甲为主。
张文凯披挂整齐,冷冷看着远远走来的敌人,冷笑一声,“哗啦”一声,放下顿颈,只剩一双眼睛看着外面。
他一把抢过身边的军旗,一手持旗帜,一手持斩马刀,当先前进。
“前进,前进”中军的战鼓“轰轰”敲响。
两千轻甲弓箭手在前,三千重甲步兵在后,两翼有轻骑兵掩护,随行的步兵炮跟随步兵前进。大阵滚滚向前。
广阔的中亚大草原上,风卷着北方的沙尘,带着硝烟和血腥气,扑面而来,沙砾打在盔甲上,“啪啪”作响。
战鼓声动地而来,越发激昂,不知道谁先唱了起来:“热海亘铁门,火山赫金方男儿感忠义,万里忘越乡。孟夏边候迟,胡国草木长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太白引官军,天威临大荒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
二百年前,身在高仙芝幕府的岑参,在怛罗斯之战前,留下这首唐诗,把大唐男儿开疆拓土的雄壮气概,描写得酣畅淋漓。
当年他没有看到唐军胜利,想必是很遗憾的,今日就用胜利告慰祖先英灵。
歌声回荡在天地之间,越发激昂,唱得人热血沸腾,行军鼓手不得不把鼓敲得更加用力,以防士兵听不到。
风吹云动,把歌声远远的传播出去,一直送到天地的尽头
喀拉汗国这个时代并不注重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