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人也纷纷赞扬报纸上的李士兰。
“李同志跟那些崇洋媚外的华人可不一样,她是实实在在做事,救了一厂子的人呢。”
“可不是,听说在这之前上面已经给长平施压要裁员了,一夜之间制衣厂突然入账百万。
李同志的本事当真是让人佩服啊!”
又一个道:“现在全国上下都学长平制衣厂搞什么创新,李同志的创意可救了不少厂子呢!”
“哦,还有别的厂也学习了他们?”赵振华好奇问。
马上有人高兴回答。
“李同志的事迹上了报纸后,不止制衣行业搞创新,别的行业的人也都有样学样,现在各省经济回暖,这事还上了今天的人民日报呢,赵部长你不知道?”
“不知道呢!近来愁上坡村土地的事情,报纸也没时间看。”
手下给他递来报纸,他忙伸手去拿,迫不及待打开看。
门外站着一个气宇轩昂的男人,他此刻脸上充满着骄傲。
路过的人都恭敬且尊重地打声招呼:“漆市长。”
漆浩然一边笑一边回应,办公室里有人看见忙提醒赵振华,“赵部长,市长来了。”
听说漆浩然过来,赵振华的好心情瞬间就没了。
转身迎了出去,一脸苦相道:“市长,人还没有找到。”
漆浩然这次倒是没有跟他急,好心情拿起他手中的报纸悠悠地看。
赵振华忙道:“已经加派人手下去找了,您放心,我们肯定在亨利他们之前找到人。”
漆浩然看着报纸微微地笑,赵振华虽然跟他是好友,但眼下心里也在吐槽他。
前天听说找不到人还拍着桌子跟他吼,这才隔了一天,现在又对着他笑。
漆浩然他什么意思?
果然是伴君如伴虎!
漆浩然眼睛没离开报纸,问他,“刚才听你们说买地的人叫李士兰?”
“是呢!”赵振华又赶紧解释,“市长,这个李士兰跟咱们宁省的省花李士兰她不是一个人,她们分别是两个不同的人。”
漆浩然不接话,但谁都看出来他高兴,嘴都咧到耳根去了。
赵振华纳闷,难道是侄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