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 第36章 宛城(1/4)
    最近一段时间,卧牛岗是喜事连连。

    先是二十万石粮食的到手,让卧牛岗彻底杜绝了粮食隐患。

    后有顶级谋士徐庶的加入,让团队有了把控方向的舵手。

    而随着粮食隐患的解决,雪花盐的提炼也宣布告一段落。

    至于刘浪忽悠方愉时所说的,每个郡城找一个合作人,大量销售雪花盐,只不过是说说而已。

    接下来,刘浪要准备别的行动,哪里还顾得上做生意。

    首先是兵器装备的打造。

    盐场被关闭后,所有的匠人都被安排到了铁厂工作。

    在后山,刘浪按照后世的记忆,建立了一个小型的炼钢厂,用的是后世大革命期间的土法炼钢,矿石是刘浪用粮食换回来的。

    别看是土法炼钢,炼出来的钢铁,不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全都完爆这个时代的钢铁。

    要知道,三国时期,是青铜兵器,向铁兵器的过渡阶段。

    为什么许多军阀的军队,使用的还是古老笨拙的青铜兵器?

    就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炼铁技术不到家。

    打造出来的铁制兵器,甚至不如青铜兵器。

    所以许多军阀,都没有盲目的更换新的铁制兵器,反而继续使用青铜兵器。

    只有一些高手匠人,通过一些支离破碎的传承,知道怎么提升炉温,炼制出合格的钢铁,从而打制出合格的铁制兵器。

    但即便如此,他们打制的铁兵器,也只有二十锻。

    古代的铁制兵器,以锻打的次数多少,来判定兵器的好坏。

    最好的兵器,当然是反复锻打上百次的百炼精钢。

    这样的钢铁,打造出来的兵器,每一把都是削铁如泥的宝贝,常人有一把,都会当成传家宝,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而三国时的钢铁,大多都只能锻造二十次,再多的话,钢铁就会失去柔韧性,成为一堆碎片。

    这是因为温度达不到,钢铁没有完全融化,铁水里面的杂质没能完全提炼出来,所以经过反复敲打后,钢铁就会碎掉。

    只有极个别的高手匠人,能够把钢铁锻造三十次以上。

    像这样的匠人,一般都是各个军阀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