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西坠,残阳如血,洒在潼关那斑驳的城墙上,将城上的血迹映得愈发刺目。经过长达一天的漫长厮杀,潼关依旧稳如泰山,静静矗立在山河之间,宛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无情地阻挡着曹军的脚步。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曹军远道而来,本就全凭着一股高昂的士气支撑着。今日这一场鏖战,从清晨杀至日暮,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连城头都未能登上。
张辽更是身先士卒,英勇无畏地冲锋在前,然而不幸身中三箭。好在他身上穿着厚重的甲胄,箭头入肉不深,只是皮肉之伤。可战场之上,越是勇猛之士越是容易遭受针对,在激烈的战斗中,张辽多次快要触摸到墙头,可都被赶了下来,身上的箭矢就是他勇猛的证明。以至于城墙上的守军,最后不得不派人专门守着,用金汁浇他。为了不被那滚烫的金汁烫伤,张辽不得不从十数米高的云梯上纵身跳下。即便下面有亲兵接应,可全身披挂着重甲,从如此高度坠落,那冲击力可想而知。一声闷响,当场就砸死了三个前来接他的亲兵,张辽本人也口吐鲜血,昏迷不醒。
这一幕,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曹军士兵的心上,全军士气瞬间低落至冰点。士兵们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恐惧,手中的兵器也仿佛变得无比沉重。
曹操站在营帐前,望着潼关的方向,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眼睁睁看着强攻不成,还折损了麾下大将,大军士气低迷,如今天色渐暗,夜晚攻城更是难上加难,稍有不慎便会为敌所乘。无奈之下,他只能传令鸣金收兵,而后命令众将帐中议事。
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曹操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冷峻,不怒自威。麾下文武列坐两旁,帐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曹操开口道:“诸位,今日晨间,那高顺曾言,他是受了什么太师所邀,才出仕天子,这太师~是何人也?”
众人皆知曹操奸诈多疑,智谋百出。他从早上张辽与高顺简短的对话中,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关键线索。
结合张绣再次施展诈降之计,偷袭许昌,他愈发觉得此事的背后绝不简单。无论是诈降之计,还是关键时刻偷袭许昌,其中对于人心的把控,偷袭许昌时机的掌握,绝非张绣一介武夫所能谋划。
张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