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望着眼前这片被鲜血染红的河水,心如死灰。他想到自己此次身负重任,却遭遇如此惨败,自觉无颜面对曹操的信任与期许,一时冲动之下,猛地拔出腰间宝剑,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身边残余的几个亲卫反应迅速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前来,几双手死死抓住徐晃的手腕,用尽全身力气将宝剑夺下。“将军,不可啊!”亲卫们的声音带着哭腔劝道。
自杀,往往是在瞬间的血勇激愤之下做出的极端选择。徐晃被救下后,随着那股血气之勇渐渐消散,他的理智也逐渐回笼。他想起曹操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在他落魄之时,是曹操慧眼识珠,给予他施展才华的机会,让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成长为曹军的一员大将。无论如何,他都要回去给主公一个交代,哪怕等待他的是枭首示众,或是军棍杖毙,都由主公发落。
这么一想,徐晃缓缓放下了手中的剑,心中不再有求死的念头。能活着,谁又会真的想死呢?他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内心的悲痛与愧疚,带着身边仅存的几个亲兵,拖着沉重的步伐,踏上了返回潼关曹营的路。
回到潼关,曹营中一片忙碌。张辽重伤昏迷,徐晃分兵渡河未归,此时前线指挥攻城的重任落在了曹洪肩上。徐晃回到曹营,径直来到中军大帐前,声音沙哑地请求拜见曹操。
曹操听到徐晃求见,心中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当徐晃踏入大帐的那一刻,曹操的预感得到了证实。只见徐晃盔甲破烂不堪,几处破损的地方还残留着干涸的血迹,发髻凌乱,几缕头发耷拉在脸上,整个人显得狼狈至极。曹操一眼便看出,徐晃这是吃了败仗回来的。
徐晃一进中军大帐,双腿一软,“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与自责,嚎啕大哭起来:“主公,末将无能,致使四千精锐全军覆没,呜呜呜……”他的哭声中充满了悔恨之情,在空旷的大帐中回荡,揪扯着每一个人的内心。
曹操闻言,不禁大吃一惊。起初看到徐晃的狼狈模样,他就知道此战失利,但怎么也没想到竟会败得如此惨烈,整整四千精锐,就这样折损得无影无踪。曹操眉头紧锁,内心一阵绞痛,四千精锐,而且还多是披甲的精锐,哪怕是对于此时打赢了官渡之战,俘获十几万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