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中的几处空旷之地,粥厂迅速搭建起来。士兵们架起一口口巨大的铁锅,生火煮粥。徐庶亲自监督,确保每一碗粥都能均匀分配。当第一锅粥熬好,香味飘散开来,饥饿的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他们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却又因为对官府和军队的畏惧踌躇不前,十分得小心翼翼。
自董卓乱政以来,长安的百姓还从没见过哪路军阀开仓放粮过。反而都是抢他们的粮食。
董卓来了,没粮食吃,抢老百姓。
李傕郭汜来了,没粮食吃,抢老百姓。
韩遂马腾来了,没粮食吃,抢老百姓。
钟繇来了,也没粮食吃,还是抢老百姓。
这么多年,老百姓就是在这种你方抢过,我又抢的环境中,艰难的活着。
倘若只是抢粮还好,至少粮食没了,去山里吃树皮草根也能勉强活命。
最可怕就是李傕郭汜、曹操董卓这样的狠人,动不动就要屠城,最狠得还得是曹操,他不但要屠城,抢不到粮食他还要吃人肉啊。
正是这样的生存环境下,让长安幸存的老百姓畏兵如虎,可腹中饥饿的灼烧感又驱使着他们不愿意离去。
看到周围老百姓裹足不前,游学各地,熟知民情的徐庶自然知道其中缘由。
徐庶站在粥厂前,大声说道:“乡亲们,莫要惊慌,这是朝廷开放粥厂。天子下诏,你们都是大汉的子民,以前天子为奸人蒙蔽,没能照顾好大汉的子民,从今天开始,天子决不允许有一个大汉的子民在长安饿死。天子要让大家都能喝上热粥,吃饱肚子!”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场地上回荡,百姓们听闻,心中涌起一丝希望。队伍缓缓排开,虽然人数众多,但在士兵们的维持下,秩序井然。
什么是大义?什么是正统的名分?这就是最好的答案。天子的名义,在这个时代还是很管用的。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到粥厂前。他双手颤抖着接过一碗粥,浑浊的双眼满是感激,嘴唇嗫嚅着:“多谢天子,多谢朝廷,多谢青天大老爷……”徐庶走上前,轻轻扶起老者,说道:“老人家,快喝吧,吃饱了,日子就会好起来的。”老者望着徐庶,老泪纵横,将那碗粥一饮而尽。
在粥厂的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