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合资本失败后的第四天,宗系彻底失去了耐心。
原计划是“用资本包装系统”,如今却被沈逸辰当众揭破,连底裤都被直播曝光,丢脸丢到全国。
更致命的是——舆论根本不站在他们这边。
千校系统运行愈加稳定,各大高校议事平台接入率破90,“青年代表分布节点图”刷爆热搜榜,成为新一代“结构性自治样板”。
宗家控制的那套“中心平台+权力共识”体系,已经快被青创架空。
于是——他们派出了最狠的角色。
赵荣昌。
宗家高层权力核心人物之一,老牌结构派理论推行者,权术老辣、气场逼人、最擅长“话术压制式否定”。
辰合资本也没有退场,他们想借此机会与宗家联手,再次击垮沈逸辰,哪怕不是资本控股,也要“把人从台上拽下来”。
当天下午,京城·望河国策塔会议厅,顶层临时专席会议召开。
会议不对外公开,只邀请结构协调局高级顾问团、部分高校代表、及青创联盟持权者参与。
沈逸辰被请入会场时,脸上挂着惯常的笑。
但坐下时,他瞥了一眼主位上的赵荣昌。
老狐狸一身藏蓝西装,手指敲着资料夹,目光如鹰,语气却温和:
“沈先生,我们今天不是来为难你,只是来解决风险。”
“你要明白,千校系统体量巨大,数据极敏感,若无统一权限管理、权限接入评估,将触发‘国家结构级干扰’警戒线。”
沈逸辰静静听着,没说话。
赵荣昌递出一封盖章文件:
“这是我们结构协调组草拟的‘风险听证发起函’。”
“如果你不主动交权,将提请教育部发起风险问责,取消你作为‘结构实验观察代表’的一切职权。”
他顿了顿,看了沈逸辰一眼:
“当然——你可以解释。”
气氛骤然压迫。
辰合董事团中一人冷笑:“毕竟,一个靠模型训练长大的青年,未必懂管理系统这回事儿。”
另一个接话:“搞不清结构边界的人,本来就该退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