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的时间,脖子上的伤已经愈合,只有小腿的骨头还需养两三个月才能恢复。
“大人,咱们该回巴里了。”
三个月的相处下来,木秋对宋应知的态度完全改变。
当初为了修建这道防御城墙,即便一句话也说不出的情况下,宋应知躺在担架上也要陪着将士们一起坚持。
将士们不是工匠,对浇筑一事完全一窍不通,只能靠着宋应知一字一字的指导下进行。
火山灰混凝土开始浇筑的第一个月,这个男人每天睡眠不足两个时辰,木秋每次见到他时,他都在提笔奋力书写。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能说话后才得以缓解,但宋应知那股拼命三郎的劲,饶是程元帅来了都得多看两眼。
无他,这小子太能熬了,四十万将士日夜轮流来都是满脸憔悴,他倒好,每天睡眠不足三个时辰,人却比谁都精神。
他们不知道的是,宋应知在没穿越前,每天的工作量比这个还大,日夜兼程的不断写代码就算了,一有空就在看视频学习新知识。
公司每接下一个新项目就代表要开始攻破新的难题,对于加班,他早就习以为常,这才哪到哪,还能奢侈的睡上六个小时。
“昨日,巴里那边来了消息,今天种的棉花全部采摘完成,就等大人回去安排了。”
闻言,宋应知眼神微微一动,“那就收拾行李,今晚赶回去吧。”
虽然城墙还有一些收尾工作没有完成,但是棉花的事同样很重要。
进入到十月以后,边疆降温的速度很快,再过不久,大雪就要降临这片草原。
将士们过冬防寒的衣服该准备了……
这般想着,宋应知顿时归心似箭,忙杵着拐杖回营帐。
与程元帅作别后,宋应知等人简单收拾行李,御马疾速赶往巴里县城。
一行人赶了一夜的路,在第二天开城门前到达了城门口。
三个多月没回来,巴里县城发没多大的变化,唯一不同的是城中的百姓比原来多了一倍不止,城外开垦的良田也比原来增加数倍。
城墙周围的草原几乎已被开垦为良田,后来的百姓们,为了去更远的草原开垦荒地,直接就把房子建在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