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如何辨别材料的质量,如何与商家谈判,这些经历让他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
材料买齐后,真正的组装工作开始了。林羽把自己的小房间变成了临时的工作室,里面堆满了各种零件和工具。他戴上手套,拿起工具,小心翼翼地开始组装潜艇。每一个零件的安装都需要全神贯注,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个潜艇的结构不稳定。
有一次,在安装一个关键的连接件时,林羽发现安装位置不太对劲。他反复查看设计图纸,又对比了实物,发现如果按照原来的设计安装,会导致潜艇的重心偏移,影响潜艇的稳定性。他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沉思。他不断地在脑海中模拟着潜艇在水中的运动状态,思考着如何调整安装位置。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他重新调整了零件的安装位置,并且加固了连接部位。当他再次检查时,发现潜艇的结构变得更加稳固了。
然而,困难并没有就此结束。在电路连接方面,林羽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潜艇的电路系统非常复杂,涉及到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和动力设备。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电路连接错误,就会导致潜艇无法正常启动。
有一次,林羽完成了电路的连接,满心欢喜地准备测试潜艇。他按下启动按钮,却发现潜艇没有任何反应。他的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但他没有放弃。他开始仔细检查电路,用万用表测量各个线路的电压和电流。经过一番仔细的排查,他终于发现是一个焊点松动导致了电路断路。他小心翼翼地重新焊接好焊点,再次按下启动按钮。这一次,潜艇的发动机发出了嗡嗡的声音,开始缓缓转动起来。林羽兴奋得跳了起来,他知道自己又克服了一个难关。
在制作过程中,林羽的手上布满了伤痕。那些伤痕有的是被锋利的工具划伤的,有的是被高温的焊锡烫伤的。每一次受伤,他都只是简单地处理一下,然后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他的脸上也写满了疲惫,长时间的熬夜和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黑眼圈也越来越重。但他的眼神却始终坚定而执着,从未有过一丝动摇。
随着制造过程的推进,林羽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技术难题。比如,如何保证潜艇在波浪中的稳定性,如何提高波浪发电的效率,如何实现潜艇的自动导航和远程控制等。每一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