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健这时正面临着一次人生的重大选择。
人的一生,可自主选择的机会并不多,不同的选择往往就是不同的人生。
许多事你好像可以选择,其实那不是一种选择,是你必须走的路。
比如读书,你觉得可以选择读或不读,可以选择好好读或不好好读。
其实这不是选择,你选择不读或不好好读,不过是竞争失败后它无奈选择。
这种选择算不上真正的选择。
周永健现在面对的是一次真正的选择。
是选择继续留在部队还是选择复员回家。
他在信中已经和父亲周代德交流过。
他去年底在全师的军事比武中取得了不错的名次,营长、连长都希望他能留下来,争取以后转志愿军。
军事比武并不是真的打架,是比专业技能。
他是通信兵,比的是抄报。
发报机会发出嘀哒两种声音,两种声音的不同组合,代表不同的数字,不同的数字则代表不同的文字。
他们比赛的就是看谁抄的更快更准。
事情并不难,绝大多数人经过训练都能做到。
但要在比武中取得名次就难了,不光需要刻苦训练,更要看个人天赋。
因为如果都抄对了,速度就会越来越快。
直到分出名次来。
后面快到一定程度,别说一般人,就是专业人员,也根本听不清是嘀还是哒。
只有那种天赋异禀的人还能正确无误抄下来。
周永健在全营是成绩最好的,代表全营参加全师的抄报比武,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别看第三和第一差距并不是很大,但在待遇上有时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第一名后来第三年就提了干,他还在为转志愿军发愁。
周代德是希望他留下,留上两年,转为志愿军的机会很大。
但周永健不想用两年时间去赌一个漂渺的希望。
两年时间可能出现各种情况。
很可能现在的营长,连长调走了或转业了,后来的领导不一定会把你这个曾经的第三当一回事。
这两年中,谁知道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