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制衣作坊人员的增多,中午吃饭需要排队,周婶夫妇也更忙碌了,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周大力建议多给他们派个人帮忙,俩人不同意,不愿周大力多出一个人的工资。
他们一身的力气,多做几十个人的饭不算什么,每天早来一会,晚走一会就解决了。
一家人能有今天,多亏了他,周婶夫妇心里惦记着周大力的好。
一想到大儿子如今也有了对象,盖房子的红砖也买了,就一身的干劲,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越过越好。
过完年,周耀强自力更生,买了他梦寐以求的大件,人生的第一辆自行车。
每天中午一放学,他就骑车去制衣坊,帮着父母打饭。
之前食堂吃饭是免费的,人多了以后什么奇怪的事都会出现。
有人吃一份带一份回家,有人挑肥拣瘦,浪费饭菜,周婶夫妇把问题都反馈给周大力。
后来,周大力定了规矩,每天饭菜定量,一份饭一毛钱,只能在这里吃,不许外带,去晚了可能就没有饭吃。
自带饭的中午下班后,可以自己加热,制衣坊提供锅和水,但需要自己带柴。
如此一来,每天吃饭的和带饭的就出现了一半一半,再也没出现浪费的事情了。
排队打饭的人看到周大力走来,纷纷打招呼,周大力微笑着点头回应。
李美娟刚打完饭,故意走慢两步,待周大力走近,微笑着说,“老板,这是刚打的,您先吃吧,我再排队打。”
不等周大力开口,一年轻女子插话,“用不着,你去吃吧,老板的饭提前就留好了。”
李美娟看着插话女子的脸,一脸温怒,怎么哪都有她呀,真以为自己是这里的老板娘了,又不愿在周大力面前失了面子风度。
她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说,“这样啊。”
周耀强看到周大力,停了手里的活,眼疾手快从蒸笼里拿出一份饭,跑过去递给他,“哥,你的饭。”
周大力接过,看着周耀强道,“你一会去我那吃,我们聊聊。”
周耀强,“好。”
周大力又对着一旁的两个女孩儿点头示意后转身离开。
两个姑娘互看对方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