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在宫中摸爬滚打数十载,早已将挑拨离间、借刀杀人之术练得炉火纯青,运用起来更是滴水不漏。
青谣心下暗叹,这宫里果然无一人简单,面上却只谦逊道::“太后谬赞,妾身愧不敢当。”
话音刚落,端妃掩唇一笑,说道:“母后有所不知,燕王妃不仅容貌绝佳,更是位出口成章的才女。不信您试试,便知妾身所言不虚。”
端妃这话看似轻巧,实则藏着算计。她早就打定主意,要让这位庶妹在众人面前出丑。青谣打扮得如此出挑,竟抢了她大越第一美人的风头,她咽不下这口气。
未进宫前,她便知这位庶妹爱作几句酸诗,虽有些小聪明,却眼界狭窄,难登大雅。如今在这庄严场合,要她即兴赋诗,多半会露怯。到时弄巧成拙,满堂笑柄,谁还会再提她的美貌?她那“第一美人”的名号自然保住。
宇文太后闻言,颔首笑道:“这主意不错。燕王妃,不如以中秋为题,作首诗或词,给大家助助兴吧。”
青谣忙谦逊道:“太后娘娘、端妃娘娘过奖了。妾身闺中时确爱胡乱写几句诗词,不过都是些小女儿玩意儿,难入大雅,更不敢在太后面前献丑,恐污了您的清耳。”
太后却摆手,语气和蔼却不容推辞:“在座的都是妇人,谁也不是诗坛大家。你放手去做便是,好了大家学学,不好也不过一笑,何妨?”
话说到这份上,青谣若再推脱,便是不识抬举了。她虽不会作诗,但前世学过不少古诗词,从中挑一首咏中秋的佳作并不难。她轻福一礼,低声道:“那臣妾便献丑了。”
随即,她清了清嗓子,朗声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水调歌头》乃宋代苏轼于丙辰中秋醉后所作,千古传颂,意境深远。在场之人自然不知苏轼为何人,更不知这词是青谣背诵而来,皆以为是她即兴而作。听罢,满堂寂静,随即惊叹四起,众人脸上皆露出震撼之色。
“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