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嫁进宫中,成为新帝的妃子,而她的庶女则代替亲生女儿,嫁入燕王府,成为那个注定要受苦的燕王妃。
如果不是为了避免外界讥讽她“言而无信”,她早就不会再与燕王结亲。毕竟,燕王不仅是一个过气的皇子,而且一直是皇上忌惮的人物,她宁愿将这段关系切断。但考虑到名声,尤其是曾经主动为女儿与燕王定下婚约的事实,昭宁长公主只能将这个庶女代替亲生女儿嫁过去,免得引来众人的非议。
她草草地安排了庶女的陪嫁,甚至省略了所有精心挑选的贵重物品,库房里挑出一些不值一提的废旧嫁妆,草草了事。然而,她在这过程中唯一不马虎的,是为姜青谣挑选了几位特别的陪嫁丫鬟。这些丫鬟的容貌出挑,性格轻浮,显然不是安分守己之人。若是进入燕王府,昭宁长公主笃定这些人定会成为勾引男人的祸水,到时候,姜青谣自然免不了受尽羞辱,哭都来不及。
更为阴险的是,这些丫鬟的卖身契并未交给姜青谣,而是牢牢掌握在昭宁长公主手中。严格来说,她们并非姜青谣的真正奴婢,而是昭宁长公主的耳目与棋子。这一安排让几名丫鬟更加有恃无恐,平日里对姜青谣毫无敬意,甚至肆意欺辱她,将她视作无足轻重的人物,丝毫不将其当成主子来看待。
姜青谣的悲惨命运从成亲之夜便已注定,而那一场新婚闹剧成了她人生转折的。昭宁长公主本以为姜青谣能在燕王府中掀起风波,却万万没想到,她的阴谋在第一晚便被识破。燕王发现了新娘被偷梁换柱的真相,怒火中烧,当即下令将姜青谣的三十六抬嫁妆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那些嫁妆虽然是从府中挑出来的废旧物品,但焚烧的火光却像是一场象征,彻底将姜青谣从燕王府“正经女主”的身份中剔除。还未等昭宁长公主派去的丫鬟们有所行动,她们便和姜青谣一起被赶到西北角那片荒废的院落中,彻底失去了与燕王接触的机会。
与此同时,昭宁长公主的亲生女儿以姜青谣的身份进了宫,并被封为端妃,位居四妃之一,荣宠无比。这一步棋,让昭宁长公主暗自庆幸自己当初的决策,而燕王府却只能忍气吞声。燕王虽然怒不可遏,但他的母亲沈太妃极力阻止他向昭宁长公主发难,也不准他进宫去向太后告状。
沈太妃深知,这场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