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插手。反正皇帝不宠她,若真临幸了燕王妃,还能顺势压一压端妃那嚣张的气焰。何况燕王妃是燕王之妻,不可能入宫为妃,对她的地位毫无威胁。皇帝若喜欢,便由他去吧。
唯有端妃不然。她入宫不久,正值盛宠,见皇帝如此毫不掩饰地盯着青谣,嫉妒得眼眶泛红。她瞥了瞥目不转睛的萧云冶,又扫了扫低眉顺眼的姜青谣,越看越气,恨意如火在胸中燃烧。
待青谣诵完词,她抢在皇帝开口前,掩唇一笑,语气却藏着锋芒:“母后,臣妾早说过燕王妃才高八斗,您这下信了吧?说起来,燕王真是好福气,得了这么个聪明通透的贤内助!”
这话暗藏毒刺,满殿皆知燕王当年与皇帝争储的往事。此事导致燕王府至今受皇帝忌惮,不仅不得回封地,还被困于京中,过着闲散王爷的生活。如今端妃当着皇帝的面,将青谣称为燕王的“贤内助”,分明是想挑起皇帝对她的猜忌。众人暗暗屏息,以为皇帝多少会因此生出不悦。
不料,萧云冶仿若未闻,脸上笑意未减,转向青谣道:“燕王妃这首词果然妙绝。上片咏月,逸兴壮阔,直指苍穹,却又不失脚踏实地的高雅气度;下片怀人,由中秋圆月联想到人间离愁,感慨人生无常。笔法回环跌宕,摇曳生姿,景致清丽雄阔,立意深远新颖,意境如画,可谓绝世佳作!”
青谣闻言,忙福身谦声道:“陛下谬赞,妾身惭愧。”
萧云冶摆手,目光在她面上流连,语气温和却坚定:“并非朕过誉,燕王妃此词确有大家风范。以你的才华,便是入宫为两位小皇子做先生,也绰绰有余。”
宇文太后膝下有两个嫡孙,一个七岁,一个五岁,皆由她亲自抚养。如今两个小皇子到了启蒙年纪,太后特意请了大越德高望重的大儒陆敬修为师,教他们读书识字。
怎奈陆老夫子治学严谨、古板严肃,两个孩子都不喜欢,每次上课不是磨蹭着不愿去,就是哭闹撒泼,让太后颇为头疼。
听到皇帝提议让青谣做女夫子,太后略一迟疑。她心知这两个宝贝孙儿多半会喜欢这位容貌出众又才华横溢的燕王妃,可青谣毕竟是燕王正妻,燕王与沈太妃又是她的宿敌。若对方心怀不轨,利用两个小皇子做什么手脚,她岂不是得不偿失?
思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