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殊被刘宏安排给刘辩授课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朝臣的耳朵里。
当得知黄殊不过是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一些有名望的大儒都气疯了。
且不说北郑玄、南宋忠这两个举世闻名的大儒。
京城中也有许多声名远播的大儒。
比如袁隗、卢植、蔡邕、孔昱等数十位大儒。
这帮人不用,反而去让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年去当未来的太子太傅?
可以说,经此一事,黄殊的名气已经传遍京城上流圈子。
长秋宫偏殿
“子曰,君子不器。”
“先生,这句话何解?”
刘辩打了个瞌睡,问道。
“君子不屑于用有形的武器打死对方。”
“寓意警示后世弟子,劝告弟子杀人于无形会更能彰显你的仁德。”
黄殊毫不迟疑地说道。
“嗯?”
刘辩猛然惊醒,原本的瞌睡一扫而空。
“这是我昨夜给你注释的第一、二篇,拿去好好读。”
“从现在开始,你只需要读就行了,有不认识的字为师自会提醒你。”
“记住,晚点你爸你父皇会考。”
黄殊将一大卷丝帛丢给了刘辩。
“好的先生。”
刘辩点了点头,立刻开始研读起来。
然而这一次他看到的论语,与太学中先生们所说的论语貌似有些不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刘辩拿着论语,开口朗读道。
啪——
小戒尺啪的一下就打在了刘辩的额头上。
“这个不念说(yue),念说。”
“你看看注释,上面明确的跟你分析了这句话的意思,你怎么能读错?”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到了牛逼的东西,不应该宣扬出去吗?”
“这是个疑问句,证明孔夫子在那个时候发出了一个疑问,疑问代表着他不赞同这么做。”
“所以,孔圣人的意思很明确,他是要让后世弟子明白,该张扬的时候不必太过低调。”
“陛下常说你轻佻无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