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散的发妻之事吗?”
长孙神情专注,预感到了什么,凝神道:“二郎,可是有了音信?”
李世民点头道:“嗯,那柳氏的名字叫做柳芳,朕已确认乃是正则的亲生母亲。”
长孙霍然起身,惊讶道:“不可思议,怪不得臣妾总是觉得,正则与翼国公年轻之时有些相似,却一直没敢往那方面想。让臣妾缓缓,这消息着实让人有些震惊。”
李世民站起身将长孙揽入怀中,“如今确定了正则是叔宝的儿子,朕心中也就落下了一块大石。
正则的本领太多,朕之前一直担心是隐太子一脉党羽的后代,如今身份落定,朕也就彻底放心丽质的婚事了。”
长孙疑惑道:“难道正则一直不知道内情?唉,这世上的事有时真是造化弄人,翼国公当年遍寻齐州各地不得,却不想人就在长安。
二人如今天人永隔,不知道若是翼国公知晓了此事,该会多么的悲伤。”
李世民叹道:“朕猜想正则极有可能知晓了二人的关系,高福之前向朕禀报,正则曾去叔宝处,出府时眼圈犯红,想是伤心的缘故,叔宝或许尚蒙在鼓里。”
“二郎打算如何处理此事?若正则有心不将实情公开,二郎莫要强人所难。各中缘由怕是只有正则心中知晓,也许与翼国公续弦有关。”
李世民点点头,赞同道:“嗯,朕也会尊重正则的意愿。若他不愿公开此事,朕自不会强行追究。
毕竟此事会打乱叔宝一家的现状,其中的隐情旁人也难以知晓。
朕会找机会与叔宝谈谈,看他是否知晓此事。
若叔宝对此毫不知情,朕也会斟酌是否要将此事告知,毕竟也能解了叔宝的一块心病。”
“此事对丽质倒是一件好事,至少正则的身份已明,如此二人的婚事便再无牵绊。唉,可惜二郎之前定下了军功一事,如今倒不知如何反口了。”
李世民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朕金口玉言,自是不好更改。再说朕也不想丽质嫁一个无胆鼠辈。”
长孙瞄了一眼李世民,笑道:“二郎就这么笃定正则能全身而回,并立下大功不成?”
李世民神情一垮道:“这倒是说不准,不过这个臭小子总是能独辟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