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了,位置绝对没的说。要不是我正筹钱出国,也不会以这个价格出售……”
“这些我都知道,你不用多说。四合院的价格,我也已经做过详细的了解。这样吧,一口价,两万八。只要你能接受,我直接给现钱。要是不能接受,我再看看别的。”
“你确定可以直接给现金?”
“当然。”
“那…那好吧,只要你今天能给钱,就两万八。”
1984年,还在燕大上大三的顾阳,以两万八的价格,买下了燕京鼓楼大街的一套四合院儿。
后世网上曾有一个段子,讲的是一个燕京人在1984年3万块卖掉了一套四合院,凑钱出国打工。在国外辛辛苦苦打拼三十年,攒够了2000万人民币。之后,他想回乡养老。可回到燕京之后,才发现自家当年卖掉的那套四合院儿正在挂牌出售,出售价格八千万。
辛辛苦苦打拼三十年,反而倒赔了6000万。充分说明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当然,此时的燕京人,还并不清楚四合院未来会涨价。
即使是如今的许多万元户,在挣到钱之后,第一时间也是添置各种家电、摩托车,根本不会想着去买四合院。
即便是再过几年,等到楼房、商品房开始流行,人们也不会买四合院来居住。
在这个年代,家家户户都有房子住,人们的观念还是有一套房子住就够了,又或者工作了单位可以分房,房子还没有成为一种普遍流通的商品,更没有人将其当做一种赚钱的投资渠道。
其实,燕京的房价真正大涨,也是在08年之后。
顾阳之前也一直关注着市面上的四合院,一直等找到一套地理位置和房屋状况都很满意的,才出手买下来。
买下这套院子之后,顾阳又请工匠上门,在保留四合院主体不变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修复和内部装修,使其更有利于居住。
转眼到了85年夏天,顾阳本科毕业,并顺利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继续留校读书。
鼓楼大街的四合院里,顾阳准备了一大桌子的饭菜,宴请大姨、表哥一家。
“大姨,表哥、表嫂,这都是我从酒楼定做的菜,你们快尝尝,看合不合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