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被派去平定南方的王朝先、袁承志等人回京复命,顾阳特意召开了一场庆功宴,对诸位将士一一封赏。
当轮到袁承志时,袁承志却是行了一礼:“皇上,臣不想要什么封赏,只想让皇上为臣的父亲平冤昭雪。”
顾阳闻言,却是微微一笑:“袁将军,封赏是一回事,至于袁督师的旧案,还需从长计议。稍后你且留下。”
待群臣散去之后,顾阳单独留下袁承志,并朝着一个太监挥了挥手:“去将袁督师生前有关的记录取来。”
随后,顾阳看向袁承志,开口道:“袁师兄,你可知当年崇祯皇帝为何要将你父亲斩杀?”
“不敢当陛下“师兄”之称,那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又误信谗言,以为我父亲通敌卖国,这才将我父亲问罪。可惜我父亲对大明忠心耿耿,从未有过反叛之心,却遭受如此冤屈。”
“要说通敌卖国,袁督师确实冤枉。在担任蓟辽督师期间,袁督师也曾多次打败后金军,保卫了京师安全。天启六年的宁远大捷,天启七年的宁锦大捷,都是袁督师的功劳。
但在崇祯皇帝继位之后,袁督师曾向崇祯皇帝做出保证,五年平辽。崇祯皇帝信以为真,对于袁督师所提出的各种要求,也都尽量满足,要粮给粮,要兵给兵,还赐下尚方宝剑,足可见其对袁督师的信任。
然而,袁督师上任之后不久,便将东江总兵毛文龙斩杀。那毛文龙占据皮岛,乃是插在后金身侧的一根钉子,一直被后金视为心腹大患,是大明朝唯一的海上布防。
虽然毛文龙此人飞扬跋扈,虚报军饷,不听调遣,的确有罪。但毛文龙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只要有他在,就可以牵制住后金,使其不敢全力入关攻打大明。
然而,袁督师却是先斩后奏,在未通报崇祯皇帝的情况下,便将那毛文龙斩杀。即便是有尚方宝剑在手,对于这种一品大员的处置,也应当上奏皇帝。袁督师擅自斩杀毛文龙,又怎能不引起皇帝的猜忌?
更何况,就在不久之后,皇太极率领大军,绕过袁督师驻守的关宁防线,直接打到了京都城下,威胁帝都安全。
袁将军,如果你是那崇祯皇帝,是当时燕京城中的百姓,你会做何感想?当初承诺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