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泰闻言,略作思忖后,拱手回道。
“陛下,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督促各地驻军认真操练,提升士卒的实战能力。同时,可在边境地区适当扩充军队,加强防御力量。
再者,沙俄与准噶尔部之所以有恃无恐,不乏物资补给充足的因素,我大清可限制对其贸易,断其物资来源。
此外,火器在战场上威力巨大,应大量制造,装备军队,增强我军战斗力。西南土司处,可继续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加强朝廷管控。”
弘历听后,眼中满是赞赏之色,点头说道。
“鄂卿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所言诸多方略深合朕意。
督促练兵,可让我军保持昂扬斗志与强劲实力;限制贸易,直击对方要害;大力发展火器,更是顺应军事变革潮流;推进改土归流,稳固西南边陲,此皆为良策。”
弘历话锋一转,神色稍显凝重。
“不过,扩充军队一事,还需斟酌。当下我大清拥有八十万军队,八旗二十万,绿营六十万,每年军费开支近1700万两,占财政收入近三成,负担着实沉重。
朕以为,兵贵精不贵多,一味扩军恐拖垮财政。倒不如反其道而行之,适当裁撤军队。就拿绿营来说,其中不乏老弱病残、战力薄弱者,可加以筛选裁汰。”
鄂尔泰脸色微变,忙跪地叩首道。
“陛下圣明,洞察军费之重与军事利弊,实乃社稷之福。然裁撤绿营一事,臣恳请陛下三思。
绿营将士众多,散布全国各处,牵一发而动全身。骤然裁汰,那些被裁撤的将士失去生计,倘若安置不当,极有可能引发兵变。
一旦兵变,不仅耗费钱粮平乱,还会惊扰地方百姓,损害朝廷威严。
而且,绿营长久以来镇守四方,熟悉各地风土人情,骤然变动,恐会让心怀不轨者有机可乘 ,望陛下斟酌。
弘历脸上笑意温和,抬手虚扶,示意鄂尔泰起身。
“爱卿莫急,朕既然提出裁撤,自然是深思熟虑过的。朕打算整合步军统领衙门、五城察院以及部分地方绿营的职能,成立警察局,隶属顺天府。
步军统领衙门负责京城守卫缉捕、门禁巡查,五城察院稽查京城治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