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闻言,气得满脸通红,怒冲冲地回应道:“爷爷,您不知道啊!他那张嘴说起闲话来,哪里还有半点小孩子的样子!”
原来事情的起因竟是这样,就在前些日子,当朱元璋提及要为朱英寻觅一门亲事之后,朱允熥便像着了魔似的,整天念叨着马上就要有嫂子啦。
起初,朱英听到这话时,只是狠狠地训斥了他一番。
然而,这小家伙不仅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依旧将那句话挂在嘴边。
见此情形,朱英心想,光靠简单的皮肉之苦恐怕难以让朱允熥真正长记性。
于是乎,他灵机一动,想起了自己在后世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种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可怜的朱允熥可谓是吃尽了苦头。朱英一股脑儿地将后世所学的诸如二元一次方程之类的知识,全都一股脑儿地灌输给了朱允熥,而且仅仅只讲了一遍。
随后,便要求朱允熥独自去琢磨、领会。
若是朱允熥做错了题目,朱英二话不说,抬手便是一藤条。
经过这般折磨,这回朱允熥总算是彻底长了记性,有关朱英婚事的话题,他自此以后连一个字都不敢再提起了!
朱元璋听了朱英的话后,脸上露出了一种复杂的表情,既觉得有些好笑,又不禁摇头叹气,可谓是哭笑不得。只见他轻轻地抬起手来,温柔地拍了拍朱允熥的小脑袋瓜,语重心长地说道:“通儿呀,可不要再这般调皮捣蛋啦,要是把你大哥给气坏了,那可如何是好哟。”说完之后,他便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站着的朱英,脸色变得稍微严肃了一些,缓缓开口道:“大孙呐,虽说这教导弟弟乃是兄长应尽之责,但凡事皆需循序渐进才是,切不可操之过急呀。”
朱英虽然心中对于朱允熥之前的所作所为依旧感到颇为不满,但听到祖父这番教诲之后,也深知自己刚才确实有些冲动急躁了,只好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随后,他慢慢地放下了一直握在手中的那条藤条,抬头看向朱元璋,好奇地问道:“对了,老头子,您怎么这个时候突然回来了呢?”
朱元璋闻言微微一笑,眼中流露出一丝轻松与欣慰之色,回答道:“家中之事已然处理妥当,故而咱也就放心归来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