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七是之前选出的木匠中年纪最大的,木工经验也是最丰富的。

    待何七进来,王臣直接询问道:“何七,你以前在陇右军时造过炮弩吗?”

    “没有造过。”何七摇头又点头,“但是看别人造过,打造炮弩其实不难,难的是要有好材料,越是强大的炮弩,要用到的各种材料就越是苛刻,比如临淮郡王守太原时打造的那种石砲,主弓臂就是十丈长的百年古桑。”

    “不是说千年古桑?”王臣笑道。

    “那都是以讹传讹。”何七摇头道。

    百年古桑都很罕见,哪来的千年古桑?

    王臣又问道:“云杉和冷杉可以造炮弩吗?”

    “当然可以。”何七道,“这些都是上好的弓臂材料。”

    “好,你看看这个。”王臣当即将刚绘制好的草图推到何七面前。

    何七看到草图之后便是一愣,问道:“公子,你这个……是炮弩?”

    “对,这就是炮弩。”王臣点点头道,“只不过底座远比普通炮弩的底座复杂,不仅可以通过绞轮来调整俯仰角,还可以通过中轴调整左右射界!”

    王臣拥有两世记忆,设计出一款重型炮弩一点不难。

    因为炮弩的机械结构真的非常简单,难的是造出来,能用。

    这方面王臣就无能力为,只能够依靠何七这些老木匠的木工经验。

    “俯仰角?左右射界?”何七从未听过这些词,但是一下就听懂。

    所谓俯仰角,就是可以进行垂直方向升降,左右射界就是可以进行水平方向的旋转,这样一来,炮弩不就可以像木单弩一样自如瞄准?

    当然了,实际操作起来肯定没有那么容易。

    毕竟木单弩一个人就可以张开并且托举瞄准。

    但是像舆图上的炮弩,至少需要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合力转动绞轮才能张开这架炮弩,调整俯仰角以及左右射界时,同样需要很多人合力。

    “前面再加一面橹盾。”王臣忽然之间想起来。

    炮弩最脆弱的部件就是弓臂,所以必须得保护起来。

    想了想,王臣又说道:“这面橹盾就不要用木板了,直接用一人合抱的原木,后面还要做三角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