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漠门山下,王臣接到了中使还有使团。

    使团的正使是鸿胪卿加御史大夫,吴损。

    不知为什么,吴损对王臣的态度很冷淡,客套几句之后就顾自走了。

    但是前来临洮宣读敕旨的中使却对王臣很热情,甚至还以眼色示意,让王臣跟他落在队伍后面,似乎有话要说。

    就在王臣感到一头雾水之时,董山带着一个年轻人来到了两人马前。

    董山竟然认得中使,中使竟然还向董山作了揖,而跟着董山一起的那个年轻壮丁更是翻身下马,对着中使行了揖首大礼。

    揖首礼,九拜之一,属于最隆重的古礼。

    很显然,这董家壮丁是中使的嫡系晚辈。

    交谈之后,王臣就知道了这是怎么回事。

    敢情这位中使姓董,单名休,出身于临洮董家。

    年轻壮丁董猛是董休的侄子,而且是嫡亲侄子。

    “王家小郎君,此前在临洮大营时,多谢你仗义出手,若非你出手,我董家恐已遭灭族之祸,大恩不言谢,将来咱家必有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