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宸内殿,父子局还没有结束。

    李适说道:“父皇,儿臣以为王臣真是古今罕见的良贤、贤臣以及忠臣,将来必定会成为大唐的社稷之臣!”

    “或许吧。”李豫这次没有坚持己见。

    顿了顿,李豫又道:“不过你须记住,王臣此人,需慎用。”

    “慎用?”李适蹙眉问道,“王臣此人堪称是千古难觅之良将,纵然相比李卫公或者大汉冠军侯也是毫不逊色,不用,岂非可惜?”

    “欸。”李豫摆手道,“朕说的是慎用,不是不用。”

    李适听得有些犯迷糊,当即叉手说道:“还请父皇明示。”

    李豫沉吟片刻之后说:“慎用之意便是,用之冲锋陷阵可,独领一军则不可,用之中央禁军可,外放藩镇则不可。”

    言下之意就是,既不能让王臣独领一军,也不能外放藩镇,而只能将他留在禁军担任兵马副使或副都虞候等差遣。

    李适再一次表示反对。

    “父皇方才提到曹操,儿臣也想对父皇说一说曹操。”

    “曹操曾经对曹丕说过一句话,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儿臣认为非常有道理,所以对王臣,儿臣要么不用,若用就不会加以任何限制。”

    顿了顿,李适又说道:“儿臣坚信王臣不会成为司马懿。”

    说这话时,李适眼前一下又浮现起王臣手持“大唐万年”的高大雄壮的背影。

    “太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了。”面对儿子几次三番的顶撞反驳,李豫并没有因此生气,反而流露出欣慰之色,随即又说,“以年龄论,王臣跟太子你同辈,这是上天赐你的臣子,所以怎么用他,你自己看着办吧。”

    “父皇,儿臣能用好他。”李适自信的说道。

    “一定能让他成为刺向吐蕃人的一杆锋利的马槊!”

    “太子,你想好了就行。”李豫不置可否的点点头,似乎有些累了。

    顿了顿,李豫又接着说:“让董休接任宣慰处置使,接管神策军,再在政事堂下设枢密院,并由董休兼任枢密使参与廷议。”

    “父皇!”李适顿时间热血上涌。

    “儿臣,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