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悉末朗就发现吐蕃军大势已去。
挡不住,完全不挡住,真的挡不住啊!
唐军的陌刀兵才刚发起进攻,守在后面的奴从就崩溃了。
无论是吐谷浑、党项还是羌、氐的奴从,都已经被大唐的陌刀兵打出心理阴影,看到这些魔神般的陌刀兵已经抢上城头,还没有打,心理上就溃了。
上千个奴从争先恐后的溃逃,心急的直接从城头往下跳。
看到这,悉末朗就知道和戎关守不住了。
和戎关,破了!
悉末朗很狼狈的逃离了和戎关。
从和戎关沿着官道往北百余里,就是武威城。
武威有时叫凉州,有时叫姑藏,不过更多的时候还是叫做武威,总之这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座极其重要的城市。
有一种说法就是,武威是大唐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人口高达十万户五十万口,岑参还写了首诗: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说武威有十万户,五十多万口,这显然是岑参的夸大其词。
事实上,凉州在天宝年间的巅峰数据也只有两万六千多户,十二万余口,即便算上逃户隐户及往来的大量胡商,最多也不会超过二十万口。
但是如果说武威是大唐第三大城市,那真的就是实至名归。
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武威的经济绝对是当时大唐前三强。
武威的经济产出之所以会如此强大,主要在于独特的区位,因为它是胡商进入关陇大地之前的最后一座边城。
过了武威或凉州,就属于关陇大地。
大家都知道,南北朝直到隋唐都是世家门阀的时代,大唐刚立国之时,关陇大地是关陇贵族的势力范围,后来关陇贵族被武则天干得七零八落,在这之后,关陇大地就落入山东集团以及依附于山东集团的进士集团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