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至今记得那台缝纫机的声音。蝴蝶牌铸铁底盘在夯土房里震动,顶针撞在皮带扣上的脆响,混着檐角冰棱坠地的碎裂声,像首永远走调的老唱片。
李秀兰的千层底布鞋在雪地上印出串小梅花。她抱着烘烤过的皮革往屋里跑,鞋底夹层的百纳布吸饱雪水,每走一步都泛出深浅不一的蓝——那是用公社时期染坏的布头拼的,浸了水才现出原本的色斑。
\"供销社的硫磺到货了。\"她呵着白气解开围巾,露出冻得通红的耳垂。那个缺口比夏天时更明显了,结着细小的血痂。卫东别过头去修整皮带模具,砂轮擦出的火星子落在她搁在条凳的布鞋上,烫出个焦黑的洞。
秀兰却笑了。她蹲在煤炉边熬鱼胶,把烧穿的鞋面剪成花瓣状:\"正好绣朵梅花。\"针尖刺破指尖时,血珠渗进麻线,在雪白的鞋面上洇出淡粉色。
那夜他们赶制广交会的订单。五百条皮带要在腊月前交货,杨建国借来的双针缝纫机却卡了线。秀兰的头发缠进旋梭,扯断的发丝混着棉线绞成死结。卫东用修表镊子挑开缠线时,发现她后颈有块烫伤的疤,形状像只收翅的蝴蝶。
\"小时候烤红薯落下的。\"她说话时热气拂过卫东手腕,那里有道新鲜的割伤——下午在废品站扒拉铬鞣剂铁桶时划的。秀兰突然咬断缝衣线,抽出鞋底的百纳布条给他包扎。布条上还沾着煤灰,裹住伤口时却像云絮般柔软。
子夜时分停电了。秀兰把铝饭盒倒扣在煤油灯上,折射的光斑在天花板跳起皮影戏。卫东借着那点光给皮带冲孔,听见她哼起皖北小调,调子缠在缝纫机的\"咔嗒\"声里,竟生出些毛茸茸的暖意。
\"你见过海吗?\"秀兰突然问。她正往暗袋里塞防潮纸,那是用国营商店的旧包装改的,还带着椒盐香。卫东摇头,只记得父亲工伤那年,医院墙上的红十字像艘沉船。
\"海比雪还亮。\"她将皮带扣举向灯光,镀铬的金属面映出扭曲的人影,\"浪头打过来时,连骨头缝都透着咸。\"卫东看见她的影子在墙上来回摇晃,缺角的耳垂在光影中忽明忽暗,像枚被咬掉半边的月亮。
腊八那天出了事。杨建国从上海弄来的弹簧钢不合格,五百个皮带扣全卡死在模具里。秀兰攥着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