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平江路的晨雾沾湿了青石板的缝隙,李秀兰的轮椅碾过被岁月磨圆的鹅卵石。她怀中的婴儿睡得正酣,胸口的星图刺青在薄曦中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这让她想起二十年前,张卫东在东风弄堂用边角料给她磨的第一枚纽扣。
\"慢些走,巷子窄。\"卫东提着装虎头鞋的藤箱,箱角露出半截泛黄的《苏州织造局档案》。昨夜在甘熙故居发现的锡盒里,那张1958年的《新华日报》正静静躺在他衬衫内袋,报纸边缘绣着的莫尔斯密码被汗水晕开,变成了\"十全街207号\"的模糊字迹。
婴儿忽然在梦中抓挠胸口,秀兰低头时发现猎户座纹样的三颗主星正在渗血。她摸出云锦帕子轻拭,丝帕上的缠枝莲纹竟吸饱血珠,在雾中展开成三维星路图。卫东的瞳孔猛地收缩——血图指引的方向,正是他们要找的苏绣大师沈秋水的宅邸。
十全街207号的铜门环上缠着褪色的五色丝。卫东叩门时,门缝里飘出评弹《珍珠塔》的唱腔,弦音里混着轻微的电流杂音。开门的阿婆满头银丝梳得齐整,月白衫子上的葡萄纹苏绣却透着古怪——那些葡萄籽的位置,竟与婴儿星图中的仙女座完全重合。
\"沈先生等你们半世纪了。\"阿婆的吴语带着金属颤音,引他们穿过九曲回廊。卫东注意到廊下的锦鲤池泛着靛蓝荧光,池底沉着数台老式织机的梭子,每根梭尖都刻着龙渊集团的鹰隼徽记。
绣房内,九十六岁的沈秋水正在绣架前飞针走线。老人枯瘦的双手戴着特制放大镜,镜片折射的光斑在素绉缎上跳动。卫东瞥见绣绷上未完成的作品——竟是婴儿星图的双面绣,正面是北宋《天文图》拓本,反面却是龙渊集团的基因螺旋模型。
\"这孩子的胎记,\"沈老的银针忽然停在参宿四的位置,\"本该绣在我外孙女身上。\"她掀起左袖,枯枝般的手臂上布满蜂窝状疤痕——那是1943年日军强征苏绣艺人绣制细菌战地图时,被福尔马林灼伤的印记。
绣房暗格缓缓开启,霉味混着艾草香扑面而来。沈秋水取出一卷裹着缂丝的画轴,展开竟是杨建国父亲与年轻时的她的合影。照片背景的绣架上,未完成的《长江万里图》里藏着密密麻麻的基因编码。
\"当年杨工来找我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