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香暗渡
金陵城南的济世堂药铺飘出缕缕苦香,凌风捏起一片新制的“玉屏风散”,药片薄如蝉翼,对着日光竟透出细密针孔。柜台后,老掌柜正将一筐混着狼毒草根的防风倒进碾槽,青石滚轮碾过,毒汁悄然渗入药渣。
“少东家,漕帮三当家订的五百斤驱寒散,全按方子加了双倍附子。”伙计压低声音递上货单,纸角印着半枚朱砂蝎尾——正是私盐贩子的暗记。
凌风指尖轻弹药柜铜锁,第三格暗屉应声而开。取出的紫檀药匣内,七十二枚蜡丸排列如星斗,每丸皆用蜂蜡混入解毒冰片。“这批货走旱路时,每车夹带三匣解药。”他捻开一粒蜡丸,薄荷清香顿时冲淡了满屋苦味,“告诉驿站的马夫,见到戴貔貅扳指的客商就赠一丸试吃。”
后院忽然传来陶罐碎裂声。凌风掀帘望去,见学徒正将熬废的药渣倾入暗渠,黑水中几条翻肚锦鲤随波而下,游经之处浮起一串漕帮货船特有的桐油气味。
---
二、瓷韵藏锋
景德镇官窑的青烟漫过昌江,凌风蹲在窑口接过刚出的霁蓝釉梅瓶。瓶身还带着余温,他屈指轻叩,声如金玉。
“按少东家吩咐,这批贡瓷的底款都用了双层釉。”窑工老徐抹了把汗,举起灯笼贴近瓶底,火光穿透冰裂纹,隐约显出“丙戌年腊月廿三”的暗记,“烧窑时在匣钵里埋了铁粉,遇磁石自会显形。”
江面忽然传来号子声,十余艘载满松柴的漕船靠岸。凌风瞥见船头大汉颈间刺青,正是九江盐枭的标志。他转身从货箱取出个天球瓶,瓶腹绘着岁寒三友图,松针间隙却藏着微雕密文。
“把这批花瓶送进知州夫人的雅集。”他将天球瓶递给账房,“记得提醒她,插梅枝时需用磁州窑黑釉瓶相配——那批黑釉瓶的胎土里,可掺了三成从黄河故道挖来的朱砂泥。”
暮色中,最后一窑开窑。凌风凝视着窑变出的孔雀蓝釉,忽见釉面流转如漩涡,中心竟隐约结成个“漕”字水印。
---
三、茶马连环
秦岭古道上的铜铃声惊起寒鸦,凌风勒马望着蜿蜒的骡队。每匹骡子驮着的茶砖都用笋壳包了三层,壳上湘妃竹斑实则是用狼毒汁液点染的密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