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漪园’工程用了很多力工,力工三天就要结一次工钱,出纳范小山究竟是新人,怕他照顾不过来,明慧让锦兰去帮着他,阮先生还留在丽景建筑总部就行了。
聂柏峰把他们一个上了年纪的伙头军给打发来了,这个徐老头看上去有五十多了,疲惫苍老,但明慧一问才四十出头。怪不得以前这个岁数要称‘老朽’了。明慧把他安排到‘静涟园’去看门,静漪园的原来看门的是市政府派的人,已经走了,正好让老徐住下,他主要就是给运送砖石的卡车开大门。让刘勇送了他一套铺盖,两身衣服,提前发了两个月工资给他让他在门房安顿下来。门房边上就有菜地,原来看门的种的,还有灶房,他买些粮食就能安居。军队里这次把一些伤兵,年纪大了的还是淘汰了一批人,不过有些人家里还有人就自行回乡去了。少数人老家没人也不想回去的就要找地方安置。不过这些人打了多年仗还能全须全尾的活着就是幸运者了。
棉衣的事聂营长的上司也定了下来,就按这个样子定了十万套棉衣棉裤每套三十八块钱,每个尺寸号码的两万五千套在二十天内送到指定地点。还算不错的是预付了一部分货款一百八十万块大洋。十万套成衣那家店也把仓库里的衣服算了个包货价三百万给明慧,基本核算是三十块钱一套,但就不包运费了,明慧包给货运公司给她送到西五环外的仓库。明慧给带到西什库库房,幸亏她给自己又买了三辆卡车和原来的一辆卡车,让苗氏兄弟开车给聂柏峰上司的营地送了好几天才送完货。明慧顺利的收到尾款二百万元整。聂柏峰却忙着和粮食商人采购粮食和各种装具,军被、军毯,水壶,饭盒。
明慧又做成了一笔生意是鞋子,现代一种绿色的橡胶帆布叫‘解放鞋’的东西,防水防泥但不太透气,但有一个好处它结实耐穿。十块大洋一双,卖了一批十万双,算是解决了聂柏峰的一个小烦恼,因为手工做布鞋工期太长了,而且布鞋太容易破损了,有可能跑个几天路就穿帮了。一做大批量的物资生意明慧就感觉到了运力不足,和她有同感的是卖粮食的粮商们。结果明慧的卡车又卖出了有六十辆,有几个粮商一下子就买了十辆卡车,还有一位买了二十辆卡车,但这次明慧没出面,都是聂柏峰出面卖的,他是加了价的,但明慧不管这个,自己只按二十根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