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阳光像熔化的铅水,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广袤无垠的腾格里沙漠上。
农场的场院里,刘和生正弯腰调试着吉普车的引擎,油污沾满了他那粗糙的双手。
突然,一阵摩托车的轰鸣打破了这片寂静,扬起的沙尘中,吴有才戴着副破旧的防风镜,骑着那辆掉漆的摩托闯了进来。
“和生!”吴有才扯着嗓子喊道,摘下防风镜的瞬间,眼睛周围露出一圈白皙的皮肤,“我刚从巴丹吉林那边过来,打听到沙漠深处有片绿洲,野兔、黄羊成群!”
正在擦手的刘和生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这时,屋内的张明秀听到了这番话,她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张明秀是在家乡就经常打猎,只不过当上食品厂厂长后,空间里的物资多不胜数,也就许久不曾进山了。
如今为了苏家之事来到沙漠,听到能去绿洲打猎,心里顿时痒痒起来。
“我也要去!”张明秀风风火火地从屋里冲出来,一头干练的短发随着步伐晃动,“千里迢迢跑到这沙漠,好不容易有打猎的机会,我可不会错过。”
刘和生看着张明秀坚定的眼神,无奈地叹了口气。
在和吴有才的深入交流中,他们逐渐了解到这次要去的绿洲竟然是如此的贫困。
为了顺利抵达目的地,他们需要找到一个名叫王大锤的猎人来为他们带路。
关于王大锤,有这样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
他的家庭状况十分艰难,一家五口人,上有年迈且双目失明的母亲,下有三个尚未成年的孩子,而他的妻子由于身体原因,腿脚也不太方便。
全家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王大锤一个人的肩上,他只能依靠打猎来勉强维持生计。
听到这些情况后,张明秀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催促着刘加生开车前往农场的供销社。
尽管此时每个人都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彻底改变这种困境,但张明秀还是决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去帮助这个可怜的家庭。
到了供销社,张明秀毫不吝啬地选购了许多物品。
她买了一袋重达一百斤的大米,一桶胡麻油,一斤包装精美的小白兔奶糖,两斤瓜子,还有五斤新鲜的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