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婶子一句话不吭。

    看来还真准备赖账了!

    这下子,满巷子邻居哗然,李婶子哭爹喊娘。

    马秀才傻眼了,又开始出主意:“嗯……要不按照今年的粮价算?或者……那妇人欠粮不还,报官!”

    邻居们这才明白,这什么秀才公啊,就是个傻子!

    一会儿按照今年的价格算,一会儿按照去年的价格算。

    那究竟要怎么算?

    而且谁家乐意因为几斗粮报官,都是街坊邻居,有拌嘴纠纷在所难免。真报了官,以后怎么在巷子里立足!

    有人嘀咕道:“什么秀才公,一点小事儿都解决不了。刚才小神童明明都把事情解决了。”

    马秀才气恼到不行,因为他明明把账算对了!

    但也怪哉,账对了,怎么反而起纷争了呢?

    恰逢这时候。

    嘎吱一声。

    东莱先生开门走出来,他好像是刚发现这里的纷争一般,好奇问道:“这是怎么了?”

    马秀才脸色骤然涨红,怎么偏偏他最丢脸的时候,东莱先生出来了!

    百姓们便七嘴八舌把事情说给东莱先生听,顺便狠狠指责了一番马秀才添乱帮倒忙。

    最近邻居们都听说了,这位新搬来的老者,是个厉害的大儒呢!

    马秀才硬着头皮道:“回先生的话,学生自认为没有算错。”

    东莱先生不置可否。

    他看向站在巷子口,怀里端着各种小零嘴儿的崔岘,心中满意点头。

    俊俏、机灵,受欢迎,不错。

    适合做学生。

    崔岘同样在看东莱先生,第一眼对这老先生的外在形象表示认同。

    和蔼,儒雅,有风度,甚好。

    适合做老师。

    片刻的对视过后,东莱先生问道:“方才你说,应归还两斗半粮,是怎么算出来的?”

    众人闻言都看向崔岘。

    崔岘朝对方拱了拱手,笑道:“回禀老先生,这借粟还米一事,看似是道算数题,其实也是道人情题。”

    “去年借粮的时候,两位婶子自然不会特地约定,若粮价上涨、或下降,收益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