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的陈凌则热血沸腾。

    “陛下是要去卖纱?”

    “不仅仅是纱,还有丝绸,把价格打下来!”

    这是暴利!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产能拉起来后,价格下来,几乎可以降维打击。

    英国佬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首先带动起来的就是纺织业。

    这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刚需。

    如果把丝绸价格再拉低,不仅仅可以拉动上游的养蚕业和种植业,还能让更多普通人穿得起丝绸。

    这绝不是做善事,而是普通人的基数足够大。

    以前一年丝绸卖十万匹,一匹丝绸二两,收入是20万两,去掉所有成本,净利润6万两。

    以后一年丝绸卖1000万匹,一匹丝绸500文,收入500万两,去掉所有成本,100万两。

    纱巾就更不必说!

    设立一个商社,以先发的产能优势,做成最大的纺织贸易商社。

    每年源源不断利润进来。

    这还只是纺织业。

    “陛下,您身为九五之尊,做这些作甚?”公孙弘不解道,“您应该召集大臣,商议国事。”

    “这就是国事!”

    “这?”

    “陛下,草民知道了!”公孙赞立刻说道,他明显兴奋起来,“这种不仅仅是一天能纺织一匹纱这么简单,操作也更简单。草民刚才观察了,每一个作坊里有十名女工,只要增加作坊,就能增加数量,草民注意到,他们的操作几乎都一模一样。只要增加这样的作坊数量,就能增加产量!”

    公孙赞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而且是源源不断!”

    “你说的没错,就是可以源源不断,但也要有源源不断的丝绸、纱巾原料。”

    “这并不难,在常州、苏州和洪州一带,有大量的桑园,有很多农户都种植了桑树。”公孙赞说道,“而且苏州有专门的商人在各地收集蚕丝。”

    “他们是如何降低运输成本的?”李彦好奇地问道。

    社会有专业的分工可以提高效率没错,例如苏州有大量桑园,这些桑园养了很多蚕,每年能产出很多蚕丝。

    可是这些蚕丝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