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谦德说道:“至少目前议和对我们有利。”

    李彦看起来还在犹豫,但其实心中已经狂喜。

    他的确想跟魏崇延停战。

    因为接下来的一系列新政都需要内部大力整顿。

    另外,最重要的纸钞与经济体系,是需要稳定的商业环境的。

    如果频繁打仗,百姓会失去对纸钞的信心,转而去银行兑换白银这种硬通货存储起来。

    所以,接下来局部的小冲突可以,但大仗得想办法避免。

    可是议和这种事的确不是一句话就搞定,它是一种政治转向。

    而且从长远考虑,以后肯定还要对魏国动手,并且是打大仗。

    所以这一次的议和,不能皇帝出来主导,否则以后再转向,就是回旋镖打到皇帝这里来,对威信或多或少有些影响。

    既然如此,就需要有人站出来去推动议和。

    李彦正在忧愁这个人选。

    这个人选的标配应该是职位高,有手段,但不能是新政派。

    刚好这个时候,曹谦德就主动跳了出来。

    看皇帝还在犹豫,曹谦德心里有些急了,那魏人可是许诺了只要能议和,还有重金的!

    “陛下,百姓苦啊,不能再打了!”

    “可是……”

    “只要陛下同意,这件事臣可以去说服他们。”

    “你?”

    “是的,臣可以!”

    “这太为难你了!不行!”

    “陛下!臣为了百姓,愿意担起这个责任!”曹谦德一脸严肃认真地说道。

    这一刻,他仿佛正义的化身。

    “让朕想想,你先下去。”

    “臣告退。”

    曹谦德转身离去,但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刚才在转身的那一瞬间,好像在皇帝脸上看到了一种和善的微笑。

    看来皇帝陛下本质上是一个温和的人呀!

    接下来几天,重头戏还是在欧阳烨身上。

    在李彦的授意下,赵禹带着欧阳烨在江宁见了不少大臣,包括宰相宋濂和户部尚书公孙赞。

    甚至还带着欧阳烨见了江宁几个比较有名的原料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