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多久能下雨,若是下一场透透的大雨就好了,那就不用担心了。”
“谁知道呢。”
“要万一不下,今年收成也不知会咋样。”
“唉”
说到收成,所有人的心情都沉重起来。
庄稼人看天吃饭,日子都不太好过。
若是老天爷还要有意为难为难,那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各家水田都不多,交税之后剩下的粮食,跟杂粮、蔬菜混着吃,勉勉强强能糊口,若万一大旱减产,后果是不敢想象的。
只怕饿死人也会有的。
真到了那个时候,就不仅仅是饿死人的问题了。偷盗、抢劫、争端、械斗、卖儿卖女将会有无数残酷的现实轮番上演。
齐奶奶道:“大伙儿也别太丧气,这都是咱的猜测,不定就会大旱呢。”
柳三爷:“咱也得做好准备,得蓄水。”
“对!”
“没错!”
大家一致达成意见:蓄水。
最后讨论的结果是:修水渠,各家在自个田头能挖个水潭蓄水的尽量挖;村口的河流上游修个水坝,蓄水;村子东北面山谷里有一处烂泥塘,面积估摸着有个十来亩,每家都出人工,将那烂泥塘挖开、挖深,尽量蓄水。
那地方虽然距离村里不是很近,可倘若真的大旱了,只要有水就行,别的哪里还顾得上。
“好好,里正啊,等过了这几日,就宣布这事儿。既然要做,咱就趁早做起来。”
“说的是。”
大家都笑起来,善意的看向柳采春。柳采春也笑了笑。
这几天她收购菌子和笋子,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着上山寻找呢,哪里有空顾得上别的。
柳里正笑着点头:“那就过几天再说,采春,你还有什么好主意吗?若有什么只管说,没事儿,说了咱大家都听听、讨论讨论。”
大家便都看向她。
这事儿还是她最先提出来的,几位老人都是人生经历丰富、人老成精的,不是那等肤浅的,反而乐意多听多看,不会轻视她年纪小。
“是嘛,有什么想说的你只管说,咱都听听。”
柳采春还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