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话灵山 > 第50章 除夕守岁](1/9)
    《守岁灵山记》

    一、 酉时·暮色浸红

    信州城的暮色刚染红飞檐,西街的青石板路上便响起了“咚咚”的捣椒声。李记绸缎庄的二丫头踮脚挂上最后一盏鲤鱼灯,灯穗扫过门框上的春联,新刷的金粉簌簌而落,与隔壁王家飘来的腊肉香混在一处。街角的老槐树垂下冰棱,在灯笼光里折射出细碎的金芒,像极了阿公常说的“灵山夜露凝金屑”。

    “阿爹,松针该换了!”十八岁的李长安抱着铜盆穿过天井,盆里泡着新采的北峰松针,墨绿的针叶间还凝着未化的雪粒。祖父李茂堂正跪在神龛前擦拭家谱,听见声响便转过脸,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烛火:“去灶间拿那把三十年的柏木勺,记得用温水洗三遍——你爹当年抓周,攥着那勺子死活不松手。”

    正厅的八仙桌上,七十八岁的老厨娘周妈正在摆弄“七星盘”。七个青瓷碟摆成北斗状,正中的朱砂碗里盛着浸了松针的糯米酒,酒香混着松木味,在暖阁里织成张绵密的网。她抬头看见长安进来,便笑着指点:“把松针铺在鲤鱼盘底下,年夜饭的蒸汽熏着,能保来年筋骨利索——你阿公去年摔了腿,就是靠这法子养过来的。”

    二、 戌初·祭祖凝魂

    戌初刻,当灵山寺的暮鼓敲过第三声,李家长院的青石板上已跪满了人。三十六岁的李修远捧着鎏金香炉走在最前,炉中焚着北峰雪松与檀香合制的“守岁香”,烟柱笔直上升,在灯笼光里划出银线。他身后跟着十五岁的长子长安,怀里抱着半人高的家谱,黄绫封面上“陇西堂”三个金字已被摸得发亮。

    “一拜天地覆载恩。”祖父李茂堂的声音像浸了松油的老木,在空庭里荡出回音。众人叩首时,长安看见神龛上的祖父画像忽然被香雾笼罩,画像里二十岁的祖父正站在灵山鹰嘴崖前,腰间挂着的正是如今供在神龛旁的冰凌风铃——那是光绪十九年他单人独斧在冰瀑下救了十三名山客的信物。

    “二拜先祖庇佑德。”修远将三杯松针酒洒在青砖缝里,酒液渗进刻着祖先名讳的砖面,竟发出“滋滋”轻响。长安记得阿公说过,李家迁居信州的第一晚,曾在灵山脚下遇见位白胡子老翁,赠了他们半袋混着松针的种子,从此李家的田亩便再没遭过虫灾。

    轮到长安捧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