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嗣皇帝。”

    李忠低首道:“萧靖乃云海人士,乃是太宗朝科贡选拔,首次采用糊名,继而高中的科贡状元。”

    原来是这样。

    楚凌立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李忠提及的科贡选拔,其实跟他知晓的科举一样,意思相差不大,就是称谓变了。

    而这也让楚凌联想到太祖高皇帝。

    科贡选拔,就是他老人家创立的。

    在大虞之前的官员选拔录用,大致分为几种,世禄世卿制,军功晋爵,计吏拜官,技艺入仕等,这些在历朝历代奉行的选拔制度,造就不同时期下,在不同地域形成有不同的既得利益群体。

    而这些既得利益群体,尽管经历过很多次王朝更迭,但却都以各种方式存在,继而确保自身的利益。

    就像太皇太后所在的关西孙氏,在今朝已是皇亲国戚,当代家主更是贵为国公,但在前朝,其却是军功门阀,凭借军功晋爵代代相传,在经历一些事后,最终跻身关西门阀核心之中。

    即便是在现在,大虞上下仍有不少人,以关西门阀来称呼一些勋贵,这孙氏就是其中之一。

    有些观念一旦形成,其实是很难改变的。

    也恰恰是知晓了这些,让楚凌就觉得唏嘘不一,这大虞对他而言是陌生的,但却又有似曾相识之感。

    阶级,不管是在什么背景下,都是必然会存在的。

    只是让楚凌倍感意外的,是大虞居然还有奴隶制,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是受大虞律法保护的。

    由此大虞还存有奴隶殉葬!!

    尽管在太宗一朝,废除了天子殉葬,想以此来为表率,让天下能竞相效仿,奈何成效却不大。

    太宗的威望,在大虞,跟太祖相比,或许差了点,但提及太宗,这天下就没有不敬畏的。

    “即便是这样,也不足以让其如此年轻,就官拜如此高位吧?”

    想到这些,楚凌疑惑的看向李忠道:“朕就不相信,这个萧靖提拔到此位,朝中就没有反对声?”

    “嗣皇帝英明。”

    李忠表情复杂道:“只是这个萧靖不一般,其在当年的科贡选拔上,写了一篇文章,促成了朝中一项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