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场上,气氛紧张而凝重。
靶子已经准备好,江恒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稳步走上前。
此时,下面的学员们也忍不住开始小声讨论起来。
“不可能打中的,200 米的距离太难了。”
“别说 100 环了,打中靶子就不错了。”
“校长有点强人所难了。”
“江恒会不会创造奇迹呢?”
学员们的脸上满是疑惑和担忧,他们既不相信江恒能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打出好成绩,又隐隐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各班班长和区队长也在小声讨论着。
“往届最厉害的学员都打不出这样的成绩。”
“别说学员了,全校有几个能在 200 米打出 100 环的?”
“先不要着急下定论,这江恒可是抓了国际通缉犯的,说不定这次,也能创造一个小小的奇迹。”
“奇迹?”一个班长摇头道:“如果是其他科目,我信。但这是射击,能在这个距离上用机瞄打200米胸环靶,还能打出100环的,估计也只有特种部队里面的那些神枪手才能做到!”
他们这些军校的老学员和军官们,对于江恒的这次挑战,并不抱什么期待。
要知道,在 200 米的距离上用机瞄打胸环靶,那是一项极其艰巨的挑战。
100 米的靶子在肉眼看来还比较清晰,靶子的轮廓和环数都能比较容易地分辨出来。
而当距离拉长到 200 米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那个胸环靶在这个距离下显得小了很多,看起来就像一个小黑点。
在这样远的距离下,人的视线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空气中的尘埃、光线的折射等因素都会干扰射手的观察。
要准确地找到那个小小的靶子,就已经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敏锐的视力。
而且,机瞄不像光学瞄准镜那样能够提供精确的瞄准点。
机瞄仅仅是依靠准星和照门来进行瞄准,其精度相对较低。
在 200 米的距离上,哪怕是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子弹完全偏离目标。
此外,风的影响也不可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