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科院会议室的空气仿佛被高频电流击穿,全息投影中的特斯拉线圈模型滋滋作响。
蓝紫色的电弧在幽暗的会议室里跳跃,将教授们的影子扭曲成张牙舞爪的怪兽。
林野听到这里,眼睛一亮,忍不住插嘴道:
\"对啊!我的特斯拉线圈不仅能产生高频电磁场,还能通过调节频率来控制纳米材料的排列方式。要是用在碳纳米管的生产线上,效率肯定能翻倍!\"
江恒看了林野一眼,示意他稍安勿躁。
林野撇了撇嘴,但还是乖乖闭上了嘴。
周教授猛地扯松领带,枯瘦的手指几乎戳进全息投影,指甲在数据流上划出刺耳的摩擦声:
\"用特斯拉线圈量产碳纳米管?\"他的声音像是砂轮打磨钢板,\"知道高频电磁场需要多大功率吗?知道纳米材料自组装的容错率吗?\"
唾沫星子飞溅在悬浮的机翼模型上,顺着碳纤维纹路滚落,在桌面上凝成细小的褐色结晶。
王教授皱着眉头,显然对林野的插话感到不满,但他还是转向校长,语气中带着一丝质疑:
\"校长,这种高频电磁场的控制技术,我们之前也尝试过,但始终无法稳定控制纳米材料的排列。这小子凭什么能做到?\"
会议室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仿佛一场无形的战争正在酝酿。
教授们的目光在江恒和林野之间来回扫视,带着审视和怀疑。
江恒依旧保持着冷静,他的手指在全息投影上轻轻一划,机翼的碳纳米管结构再次展开,蜂窝状的支撑系统闪烁着幽蓝的光芒。
他淡淡地说道:\"各位教授,技术的突破往往来自于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林野的特斯拉线圈虽然看似简单,但其高频电磁场的控制精度远超传统设备。\"
周教授冷笑一声,手指敲击着桌面,发出急促的\"哒哒\"声:
\"年轻人,理论上的可能性并不等于实际可行性。我们这些老家伙在实验室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什么没见过?你以为凭一个特斯拉线圈就能颠覆现有的生产体系?\"
王教授也附和道:
\"没错,碳纳米管的量产技术涉及复杂的工艺和材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