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孟冬青不在丁家住,她已经在县城宾馆开好了房间,她直接说明了来意,要丁父明天带着丁小花去上户口,办身份证。
“办户口啊?是应该办,但这么好一姑娘,办好户口带走,你们大老板,是不是得意思一下。”后妈腆着脸开口。
孟冬青还没说话,丁小弟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妈!”
“妈什么妈,大人说话,你给我一边站着去!”后妈瞪着眼睛看自己儿子,转向孟冬青时,马上换上讨好地笑,“孩子不懂事,我的意思是,小花外头的事我们也不懂,你拿个两千块,人你就领走。”
他们这地方,结婚彩礼怎么也得有个一两千,还得捎上三转一响,房子配沙发呢。
只要钱,后妈觉得自己很大度了。
丁父沉默地站在一边没说话,等着丁小花回答。
孟冬青来就做了准备要给钱的,看护四姑后,小花半年的工资都不止这么多,丁家如果要买断的话,还挺划得来。
但是吧,这要是好好聊,孟冬青就直接给了,哪怕是丁父开口要,孟冬青都能给。
这后妈一开口,孟冬青莫名就不想给了。
“怎么着,你们家卖闺女,要写断亲书不成?”孟冬青问。
后妈看了眼丁小花,“你要能给,我就能写,反正我和她爸以后老了,养老也不指望她。”
说是这样说,后妈心里想的是,丁小花总不可能不跟家里走动。
以后她爸老了病了,她也不可能完全不意思一下。
“姐,我给你打借条吧,但这钱我不给我后妈,给我弟。”丁小花把孟冬青拉出屋,跟孟冬青开口。
火车上丁小花聊过家里的事,她爸和后妈对学习不重视,觉得就算是男孩子,能认字就行了,踏实在家跟他们种地才是正道。
以前丁小花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但出来以后,见识得多了,才知道不管男孩女孩都是要读书的,国家规定了的。
大部分父母,都以孩子会读书为荣,拼尽全力也要供孩子。
她在工地做事的时候,就可多这样的父母了,一说起家里的孩子就笑,开口闭口都是,只要孩子能往下念,砸锅卖铁都给供。
他们也是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