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秉川倒了两杯茶,搁在她们面前。

    从进屋开始,他就在看母亲的反应了。

    那场洪水是在四年前,高巧兰虽然受伤意识不清,可救命恩人的长相,她还是尽力记住了的。

    但刚才她和江凝烟说话,只有高兴,没有任何认出对方的迹象。

    所以,救人的,或许不是江凝烟。

    陆秉川迟迟不说话,江凝烟当然不会自恋到以为这就是“见家长”。

    八成是他发现了什么端倪。

    江凝烟大脑飞速旋转,决定主动出击。

    她倾身去拿茶杯,身形刻意压低,一起一伏间,露出细绳坠着的玉佩。

    虽然只是一晃而过,可高巧兰还是看见了,她心头一震,莫名觉得熟悉。

    这就是秉川带这姑娘回来的目的?

    “凝烟,我能不能看看你的玉佩?”

    江凝烟微怔,伸手去摘,笑容有些不好意思,“其实这不是我的,是几年前一个阿姨送我的。”

    这么巧?

    高巧兰接过那玉佩,都不用看第二眼,她就知道,这是当年她给出去的那个!

    谨慎起见,她忍不住追问,“她为什么会送你这个?”

    江凝烟视线飘远,似乎在认真回忆,“那次下大暴雨,因为怕后山泥石流,整个村的人都要转移,走到半路时,我看见水里有个人,抱着浮木眼看就要沉下去了,就大着胆子给她扔绳子,把她拽到了岸上。”

    “她上岸时意识不太清醒,抓着我塞了这块玉佩,人就昏过去了。”

    事实上,她的确在回忆。

    只不过回忆的不是她自己的经历,而是原书里写的江海棠的经历。

    当时江海棠才十四岁,但心眼子已经比蜂窝还密。

    转移的路上,时不时就能看见在水里挣扎扑腾的人,她一次也没去救,因为那是救援队要干的事。

    轮到高巧兰时,她想起几天前才在村里见过这个人,身后还跟着村长和大队长之类的不少人,听说是城里教育局派来,专门考察建希望小学的。

    江海棠觉得她来头不小,鼓起勇气扔了根绳子过去,把人拽上来之后,眼看人就要精疲力竭昏过去,她连忙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