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琴拿着皮毛在璃月身上比了比,道:“你身量小,这皮毛足够两个肩膀都做上。”
璃月确实看到有人只有一个肩膀有皮毛护着。
等杨兼和一瘸一拐的楚珩钰出来,好似都入乡随俗了一般,有着塞外民风。
上下都是黑色粗衣,都裹着薄棉,看着还算勉强。男子不带刺绣不带花色的便衣,璃月要实用,故而买的就是大家冬日里普通穿的。
就是楚珩钰那身看着有些怪,许是没看习惯,又许是跟他气质不搭。
璃月张开双臂,袁琴已经开始动手了。
袁母帮杨兼比划身量,袁奶奶就走到楚珩钰跟前,踮着脚,说着家乡话,说楚珩钰又高又俊朗。
袁奶奶拿着皮毛在楚珩钰身上比划两下,也开始动工了。
剪刀,针线,该剪的剪,该固定的固定,待所有的针线固定好,人就可以不用站着了,接下来等成品就好。
三个人坐他家就开始做起了针线,璃月便开始做饭了。
因着有外人,加上晚上会有客,璃月叫杨兼去买面,买肉,买食材。
杨兼买食材的同时,又买了一张矮几给楚珩钰。
中午,璃月做饭,简单的煎鸡蛋,炒豆腐,煮肉片,萝卜丝饼,炒白菜,蒸蛋。
叫人吃饭的时候,袁琴拒绝,璃月当即没好气:“都是一个县的,生分以后怎么交朋友。”
听到交朋友袁琴很开心,她是土生土长的塞外人,家人最早还是放牧的,生性洒脱,不喜欢扭捏,便就应下了。
叫着奶奶和妈妈一起吃,没关系。
璃月叫楚珩钰出门吃饭,好声道:“你是家里的主人,躲在房里吃有不欢迎之嫌,一道坐外边吃。”说完就走了。
楚珩钰也没有说不出房门,怎得他跟小媳妇似的叫他心里不爽。
进了厨房,七个人坐一道吃。
这里就陆翡寒酸的像个异类,本来大家都一样,现在就他不一样,很是不舒坦。
一个四方桌子,坐了七个人,因都是女子,璃月招呼,问袁琴:“你多大?”
“我十五。”
“那我十六,我比你大一岁,你以后见着我可以叫璃月姐姐。”